雞冠花(學(xué)名:Celosia cristata L.),中文別名:雞髻花、老來紅、蘆花雞冠、筆雞冠、小頭雞冠、鳳尾雞冠、大雞公花、雞角根、紅雞冠。是莧科青葙屬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開花,花多為紅色,呈雞冠狀,故稱雞冠花。

雞冠花原產(chǎn)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在我國廣泛分布。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風(fēng)水寓意:雞冠花有獨(dú)立、勤奮之意。因為雞冠花經(jīng)風(fēng)傲霜,花姿不減,花色不褪,紅火的顏色寓意著紅火的生活,同時,在庭院中種植雞冠花,也有驅(qū)邪、避災(zāi)的風(fēng)水作用。

雞冠花為莧科青葙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序頂生,肉質(zhì),轉(zhuǎn)疊如雞冠狀,除了雞冠狀花序外,還有火炬狀、絨球狀、羽毛狀、扇面狀、穗狀等變化。雞冠花的品種很多,株型有高、中、矮3種;形狀有雞冠狀、火炬狀、絨球狀、羽毛狀、扇面狀等;花色有鮮紅色、橙黃色、暗紅色、紫色、白色、紅黃相雜色等;葉色有深紅色、翠綠色、黃綠色、紅綠色等,成為夏秋季常用的花壇用花。

雞冠花的顏色有紫紅、深紅、粉紅、淡黃或乳白,但是人們最喜歡的還是紅色。它和同科同屬的青葙極相近,故青葙又名野雞冠花。

雞冠花于秋天盛花,當(dāng)夏天的熱情被秋風(fēng)蕭瑟所代替,雞冠花如火綻放著,火紅般的顏色、花團(tuán)錦簇,被視為永不褪色的戀情或不變的愛的象征,人們因此賦予它“真愛永恒”的花語。在歐美,第一次贈給戀人的花,就是火紅的雞冠花,寓意真摯的愛情。

觀賞價值:栽培供觀賞,常用于園林綠化或家庭種植,可用于盆栽,群植,種在花壇中,還可以用在切花材料。

雞冠花是有涼血、止血作用的藥材,還是很好的切花材料,瓶插能保持10天以上。也可制作成干花,經(jīng)久不凋。此外,雞冠花營養(yǎng)非常豐富,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紅油雞冠花、 雞冠花蒸肉、雞冠花豆糕、雞冠花籽糍粑等,各具特色。

雞冠花的花期在7—10月。喜高溫,全光照且空氣干燥的環(huán)境。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qiáng)。

雞冠花一般采用播種繁殖。一般在每年4-5月進(jìn)行,氣溫保持在20℃-25℃為益。 覆土2-3毫米厚就可以,不宜太深,保持基質(zhì)濕潤, 一般7-10天之后就可以發(fā)芽 。

并且雞冠花具有很強(qiáng)的自播性,第二年可在其生長的地方長出大量的幼苗。

種子繁殖法,清明時選好地塊,施足基肥,耕細(xì)耙勻,整平作畦,將咱子均勻地撒于畦面,略蓋嚴(yán)種子,踏實澆透水,一般在氣溫15-20℃時,10-15天可出苗。夏播于芒種后,搶旱滅蒼茌,也可與白芍,牡丹或其它作物套種,畝用種一斤。苗高2寸,按行距1尺,株距8寸間苗,間下的苗可移載其它田塊,移載后一定要澆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不太干旱時,盡量少澆水。苗高尺許,要施追肥一次。封垅后稍適當(dāng)打去老葉,開花抽穗時,如果天氣干旱,要適當(dāng)澆水,雨季低洼處嚴(yán)防積水。抽穗后可將下部葉腑間的花芽抹除,以利養(yǎng)分集中于頂部主穗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