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花(學名:Cercis chinensis),豆科紫荊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原產于中國。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蘗性強,耐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藥,其種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

紫荊花和丁香花是清華大學的校花,但由于紫荊花與校旗、校色的顏色一致,在校慶日前后盛開,故常指紫荊花。也是香港的市花。

紫荊原產于中國,在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陜西、河南、甘肅、廣東、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蘗性強,耐修剪。

豆科紫荊屬.單葉互生,全緣,葉脈掌狀,有葉柄,托葉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總狀花序,先于葉或和葉同時開放;花萼闊鐘狀; 5齒裂,彎齒頂端鈍或圓形;花兩側對稱,上面3片花瓣較小;雄蕊10,分離;子房有柄。

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紫荊為落葉喬木,經栽培后常成灌木狀。葉互生,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長6~14厘米,寬5~14厘米,兩面無毛。花先于葉開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花玫瑰紅色,長1.5~1.3厘米,小花梗綱柔,長0.6~1.5厘米。

莢果狹披針形,扁平,長5~14厘米,寬1.3~1.5厘米,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種子2~8顆,扁圓形,近黑色。花期4~5月。

紫荊先花后葉,花色艷麗可愛,常常被種種于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邊緣叢植觀賞。其樹皮花梗還可入藥,有解毒消腫之功效;種子可制農藥,有驅殺害蟲之功效。具有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閉經、蛇蟲咬傷、血氣不和、狂犬等病癥。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可供家具、建筑等用。

早春葉前開放,無論枝、干布滿紫色花朵,艷麗可愛。葉片心形,圓整而有光澤,光影相互掩映,頗為動人。宜叢植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邊緣。因開花時葉尚未發出,故宜與常綠松柏配植為前景或植于淺色的物體前面,如白粉墻之前或巖石旁。

荊花的花語:平淡如水的思念。

傳說:紫荊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晉代文人陸機有詩云:“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后來逐漸演化為兄弟分而復合的故事。

南朝吳鈞的《續齊諧記》有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后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

后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并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那風中搖曳的心形的綠葉是它跳動的心臟。里面有綠色的熱血在奔騰。那花一簇簇緊緊相擁飽含滿腔深情。此外紫荊的樹皮和花梗還有藥用價值。紫荊有很強的親和力,就像我們的一個兄弟姐妹,美麗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與人類心心相印,手足情深。 在中國古代,紫荊常被用來比擬親情,象征兄弟和睦、家業興旺。于是足親情的詩歌里它便成為思念親人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