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師節。作為曾經的教師,如今人人稱呼的“馬老師”馬云,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馬云稱,這是馬云深思熟慮、認真準備了10年的計劃。

他將從今日起全面配合張勇,為過度做好準備。

馬云去哪兒?公開信中顯示,2019年9月10日后,馬云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

選擇在教師節這天公布企業傳承計劃,馬云自有深意。他在公開信中寫到:“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為此,這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和實踐”。

馬云真的要退休了嗎?他還有很多“兼職”

馬云并不是退休,他仍然是阿里巴巴000001號員工與合伙人。正如信中所表示,將“繼續為阿里巴巴合伙人組織機制做努力和貢獻”,毫無疑問,馬云始終是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凝聚者,始終是阿里巴巴使命、愿景、價值觀最忠實的守護者和宣導者。

馬云也并不會退休,他同時還是鄉村教師代言人、阿里巴巴脫貧基金主席、馬云公益基金創始人、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他在信中說:“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教育、脫貧、環保、公益,都是他長久以來已經投身和將更加投入的事業。

10年前,阿里巴巴創建合伙人機制,來解決規模公司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以制度和人、文化的完美結合,讓公司得以健康持續發展。馬云在信中說:“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為此,這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和實踐”。

正是在新型合伙人機制的基礎上,阿里巴巴形成了以使命價值觀驅動的獨特文化和良將如潮的接班人體系。馬云因此認為,阿里巴巴已經“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迎接董事局主席的交接,這也標志著阿里巴巴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

馬云在信中說,要繼續傳承“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偉大的使命,就需要更多馬云、數代阿里人去為之奮斗,“我們創建的新型合伙人機制,我們獨特的文化和良將如潮的人才梯隊,為公司傳承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為什么是張勇?

將在一年后接任董事局主席的張勇,被馬云稱為合伙人機制下人材梯隊中的“杰出商業領袖”。

馬云在公開信中高度評價張勇:在擔任CEO的3年多中,張勇以卓越的商業才華、堅定沉著的領導力、超級計算機一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帶領阿里取得了長遠發展,連續13個季度實現阿里巴巴業績健康持續增長,已經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出色的CEO;更因為他的戰略格局和組織文化傳承上的擔當,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是馬云與阿里巴巴合伙人群體現在最正確的決定。

“他和他的團隊已經贏得了客戶、員工和股東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對阿里巴巴的年輕一代充滿信心!”馬云說。

馬云對張勇和他的團隊“充滿信心”,源于張勇自加入阿里巴巴以來所一直展現的創業者和創造者格局,與他給阿里巴巴所帶來的關鍵性變革。

天貓是張勇首次創業的成果。2009年3月,張勇接手了處于困境中的淘寶商城,以內部創業的姿態主導了天貓的崛起,在阿里巴巴原有的商業模式上創造了賦能全球品牌的新模式。張勇更是一個創造者。他創意與主導的天貓“雙11”,一經推出即成為現象級商業盛事,這一凝聚和調動全球商業力量的標桿迄今難有后來者超越。

張勇更在諸多方面改變了阿里巴巴。他重新設計了淘寶的商業模式,隨后力主舉全集團之力“All in無線”,使手機淘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可以說,正是張勇奠定了阿里巴巴從PC端向移動互聯變遷的最重要基礎。

張勇主導投資了蘇寧、銀泰,打造新零售標桿盒馬,入股高鑫零售,收購餓了么,和星巴克等一系列國際品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使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成為2017年以來的全球商業關鍵詞和重要趨勢。

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從商業公司到科技公司、從平臺到經濟體,在進入智能時代的前夜,張勇正在主導阿里巴巴更多更深層面的變革。

按照阿里巴巴內部流傳的說法,張勇是“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機換成了波音747”。他所帶領的阿里巴巴早已超越了電子商務公司,徹底蛻變為以大數據為驅動,以電商、金融、物流、云計算、文娛為場景的數字經濟體,服務于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和數千萬的中小企業,深刻影響和塑造著未來商業。

阿里巴巴經濟體依然在高歌猛進。作為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建設者和驅動者,張勇對阿里巴巴使命的定義是,“在數字經濟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張勇曾提出,阿里巴巴中期目標是到2020年GMV達1萬億美元,遠景目標是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1000萬盈利小企業、創造1億就業機會。

正在上行的阿里,將保障順利交接

馬云不是銷售出身,也不是技術出身。對于阿里巴巴而言,他最重要的價值,在于文化和戰略。只要阿里巴巴既有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不變,長遠的戰略規劃不變,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軌跡就完全可以預期。

阿里巴巴的戰略布局始終清晰。基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阿里巴巴堅持平臺定位,并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化商業基礎設施。今天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只是基于B2B、C2C、B2C的電商平臺,而成為包括電子商務、線下零售、智慧物流、網絡支付、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在內的龐大生態。

過去幾年,馬云提出了若干讓人印象深刻的重大戰略。2014年,馬云提出全球化、農村戰略、大數據和云計算“三大戰略”,此后,阿里巴巴全球化步伐持續加速,對Lazada、Tokopedia等東南亞電商的投資,全球速賣通業務的拓展,以Paytm為代表的螞蟻金服海外擴張,都是實例。農村淘寶業務從無到有,云計算業務更是連續保持100%左右甚至更高的季度增速。

2016年,馬云又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的“五新”戰略,張勇擔任“五新執行委員會”主席。“五新”戰略是阿里巴巴面向未來的思考,反映了一家具有強大技術實力和運營基因的企業,改造和賦能實體經濟的思考和能力。現在,“新零售”已經成為中國商業的普遍共識,在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物流等技術的保障下,制造業環節也在得到優化。

擁有清晰戰略的阿里巴巴,敢于持續為未來投資,在實現自身高增長的同時,也為客戶創造了更大價值。阿里巴巴上市前的2014財年,全年收入525億人民幣,而到2018財年(到2018年3月止),阿里巴巴全年收入達到2502.66億,增長將近4倍。

而阿里巴巴的市值也從新股發行時的1700億成長到現在的4000多億。剛剛過去的2019財年一季度(2018年4月到6月),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長61%,不僅高于騰訊、百度等國內同行,也超過FANG(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谷歌)等世界頂尖的互聯網巨頭,也再度印證阿里巴巴戰略的成功。

2018年6月,螞蟻金服完成14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1500億美元。評論家紛紛指出,未來中國互聯網江湖將會是“ATM”(阿里、騰訊、螞蟻)。

這是阿里巴巴生態系統強勁活力的典型例證,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經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阿里經濟體內的不同板塊正產生越來越強大的協同效應。人們有理由相信,擁有清晰戰略指引和強大執行力的阿里巴巴,將繼續保持穩健而強勁的增長。而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的馬云,將透過公益實踐和道德感召,繼續擔當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凝聚者。

全員信結尾部分的兩句話可視作馬云此時的心情寫照,對自己,他說“世界那么大,趁我還年輕”;對阿里巴巴,他說“阿里從來不只屬于馬云,但馬云會永遠屬于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