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為蘭科蝴蝶蘭屬,多年生常綠附生草本花卉。由于其花朵形似蝴蝶,具有蝴蝶般的美麗,故名蝴蝶蘭。蝴蝶蘭的品種繁多,花形和花色富于變化,花姿十分美觀,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是世界上栽培最廣泛的洋蘭。
蝴蝶蘭生長周期長,在自然界,由小苗至開花約需要3~4年時間。在良好的人工栽培條件下,延長每日受光至14小時,將晚間溫度維持在21℃左右,并加強水肥管理。
可縮短由小苗至開花的時間,從小苗到開花約需1~2年。多數蝴蝶蘭品種于春季開花,也何夏季開花的;花梗自葉腋中抽出,上著生數朵花,依次開放,每朵花可開放一個多月。
生長習性
蝴蝶蘭出生于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于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蝴蝶蘭由于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為60%~80%RH。
蝴蝶蘭養殖的換盆方法
蝴蝶蘭的生長基質必須排水良好,并具有一定的能保水性能。常用的基質有苔蘚、蕨根、樹皮、木炭、陶粒等。換盆應選在生長期的夏季進行,方法是先將植株倒出,清除舊的栽培基質,并剪去老化和腐爛的氣根,然后在新盆底先放上一層木炭粒,再放入植株,填入新基質,壓實澆透水即可。
換盆時間應視栽培基質而定。水苔基質1~2年就會腐爛,腐爛時分泌出極酸的物質,會傷害氣生根。若不及時更換,會導致爛根。
因此,用水苔或樹皮作基質,栽培1~2年要換盆1次;用椰子殼栽培可2~3年換盆1次;用陶粒或木炭栽培可3~5年換盆1次。但要勤施和薄施肥料,以彌補這些基質中不含或少含的養分。
蝴蝶蘭養殖的澆水方法
蝴蝶蘭如遇雨淋或澆水過多,極易造成腐爛。因此,澆水是保證其正常生長的關鍵。澆水時切忌水濺濕葉片,因水濺后容易引起爛葉,冬季尤其嚴重。在春夏季生長期間,應每天澆水1次,噴霧2~3次;秋冬季,隨著溫度的降低,澆水量也要逐漸減少,2~5天澆1次水,并停止噴霧,保持盆土稍濕即可。
家養蝴蝶蘭,如遇天氣干燥而濕度不足時,可每天定時噴霧2~3次;而在冬季,當溫度下降至15℃以下時,可不用澆水,只需每天下午氣溫轉高時噴霧1次即可。
澆水或灑水時,如葉面滯留水分,應立刻將其用于布或干紙擦干或吸干,以防莖葉腐爛的發生;夏秋季節應防止雨淋,避免導致腐爛。
蝴蝶蘭養殖的施肥方法
由于有機肥施用后會產生異味,影響居室衛生,施肥一般以化學肥料為主。常用的化學肥料有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及蘭花專用肥,施用濃度0.1%~0.2%,在生長旺季5~7天追施1次;
生長緩慢季節20~30天追施1次;冬季氣溫下降至15℃以下時停止施肥。在栽培過程中,不同生長期,施肥的種類及其比例亦有所不同。氮、磷、鉀肥的比例,中小苗營養生長階段為1:1:1;大苗和開花株為1:1.5:4。
蝴蝶蘭養殖的遮蔭方法
夏季是蝴蝶蘭旺盛生長時期,一定要進行遮蔭,以防葉片灼傷。一般遮蔭50%~60%;秋季的陽光也比較強烈,因此,直至9月仍需遮蔭50%,10月份以后方可拆除遮蔭材料。
蝴蝶蘭養殖的注意事項
(1)蝴蝶蘭自然花期為3~5月,觀賞期一般可達2個月以上。很多花友認為蝴蝶蘭家庭栽培難度較大,實際上,如注意養護,是完全可以開花的。
(2)溫度是養護蝴蝶蘭的關鍵因素之一。蝴蝶蘭生長適溫為18~28℃,但在夏季,室內溫度往往都在30℃以上,養護時,可將蝴蝶蘭置于通風半陰處,有利于其度過酷夏。
蝴蝶蘭需低溫才能促進花芽分化,一般20℃以下均可達到催花的目的,但冬季室內溫度有時低于10℃,不利于蝴蝶蘭生長,可將蝴蝶蘭置于陽光充足的窗臺等處或放在加溫設備附近以提高溫度。
(3)蝴蝶蘭喜濕潤,在生長期,基質應保持濕潤,稍干有利于根系生長,長期過濕會導致爛根。室內相對空氣濕度應達到60%以上。如天氣干燥,需向植株噴水保濕,形成有利于蝴蝶蘭生長的小氣候,有條件的可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4)苗期對光照要求不高,可置于半陰的環境下養護,成株喜充足的散射光,春、夏、秋季早晚可見全光照,中午遮陰,冬季全天可見光。光線過強會灼傷葉片,過弱葉片徒長,影響觀賞性,且開花不良。
(5)蝴蝶蘭花后應及時剪除花梗并換盆。脫盆后,將原來的基質脫掉,并將爛根、枯根剪除,換上新的基質后可繼續養護。
病蟲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煙煤病、病毒病、介殼蟲、紅蜘蛛等。主要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改良通風條件,合理控制放置密度,保持環境消潔。
定期噴灑殺蟲殺菌劑。如果發現有病株,應及時清除傳染源,摘除病葉及殘體,對于發病較重的植株應隔離或銷毀,防治病蟲害的擴展蔓延。
另外可選抒適宜的藥劑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用60%的多菌靈或80%的甲基托布津等;介殼蟲和紅蜘蛛則可用40%的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