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科、桃金娘屬灌木,高可達2米;葉對生,革質,片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常單生,紫紅色,萼管倒卵形,萼裂片近圓形,花瓣倒卵形,雄蕊紅色,漿果卵狀壺形,熟時紫黑色;花期4-5月。
夏日花開,絢麗多彩,燦若紅霞,邊開花邊結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用于園林綠化、生態環境建設、是山坡復綠、水土保持的常綠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藥用,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桃金娘的養殖方法
土壤:桃金娘喜歡酸性的土壤,可以耐瘠薄。
光照和溫度:桃金娘喜歡半陰的生長環境,要保證光照充足,春季、秋季和冬季可以給與充足的光照,但是在高溫的夏季,需要進行遮陰處理,冬季主要是將其放在室內光線充足的地方養護。
桃金娘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不耐寒,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在15℃——35℃之間,在冬季需要將溫度保持在10℃左右,夏季高溫的時候,通過噴水來增加空氣濕度,冬季需要放在溫暖的室內過冬,室外過冬需要用塑料膜來保溫。
澆水和施肥
桃金娘喜歡濕潤的環境,在生長的旺盛時期對水肥的需求較大。在春季和夏季、秋季,需要多澆水施肥,水肥交替進行。冬季是桃金娘的休眠期,可以適當的減少澆水和施肥。基本上要根據天氣情況和植株的生長狀況來增加或者減少水肥的施用。
對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對于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干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
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后澆上透水。入冬以后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種子繁殖法
首先要挑選出顆粒飽滿、形狀正常、沒有病蟲害的質種子,最好選用當年采收的種子,因為種子的保存時間和發芽率成反比。接下去進行的是種子消毒。
一般家庭可以先將種子放入60℃左右的熱水中浸泡約15分鐘,之后再用溫熱水催芽,大約需要半天到一天。同樣地,對播種用的基質也有必要消毒,最好將其放到鍋里炒熱,殺滅病蟲。
下面就可以將種子放到基質中去了。一般按照3×5公分的間距來點播。覆蓋上厚度約為種粒2-3倍的基質。播種完畢后記得用噴霧澆水,控制好力度。
移植栽培法
選取植株基部新生長萌條、葉子深綠或淺綠色的年幼樹苗。根部帶一些土塊起苗。取苗后,將帶土的根部用塑料袋包裝扎口,以防水分流失過快。
苗木規格每叢幼樹苗留3-5根樹干,在每根樹干30-50cm處截下,去掉大部分葉子,僅留5~10片即可。用穴墾整地,一般的栽植密度為2500株/hm2。
如果打穴時發現挖出的土含過多的沙石,穴底仍回填原來挖出的土,但是穴上部需要填大約30kg的客土。待表層客土濕潤時就可以種植。
播種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后,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
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
扦插繁殖法
嫩枝扦插一般選擇在春末至初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進行。插穗的選用以當年生粗壯枝條為優。剪下枝條,再剪取生長最好的部位,大約一段剪成5-15公分長,保證每段要帶多于3個葉節。剪口要平整,剪取的位置一般上面的剪口選擇距離最頂部葉節大約1公分處的上方平剪。
而下面的剪口則是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硬枝扦插一般選擇在初春氣溫逐漸回升以后,操作方法基本類似嫩枝扦插。選取壯實的枝條作為插穗,每段插穗一般保留3~4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