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為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火炬樹直立圓錐花序頂生,有紅色刺毛,緊密聚生成火炬狀,秋季葉片變紅,十分壯觀。那火炬樹如何種植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
火炬樹,(學名:Rhus Typhina),為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圓形至披針形。直立圓錐花序頂生,果穗鮮紅色。
果扁球形,有紅色刺毛,緊密聚生成火炬狀。果實9月成熟后經久不落,而且秋后樹葉會變紅,十分壯觀。原產歐美,常在開闊的沙土或礫質土上生長。
中國1959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引種,1974年以來向全國各省區推廣。以黃河流域以北各省(區 )栽培較多,主要用于荒山綠化兼作鹽堿荒地風景林樹種。火炬樹繁殖速度之快,直到2012年許多綠化樹種都無法相比的,它具有獨特的優良特性和嚴重的潛在危害。
水肥管理
火炬在栽植頭兩年應加強澆水。移栽時要澆好頭三水,之后視土壤墑情澆水,使土壤保持在大半墑狀態。一般一個月澆一次透水,澆水后要及時松土保墑。
秋末澆足澆透防凍水,翌年早春應及時澆解凍水,其余時間可參照頭年方法澆水。第三年起可靠自然降水生長。夏季大雨后及時將積水排除,防止因積水而導致根系腐爛。
火炬耐瘠薄,但栽植的頭兩年適當施肥利于植株恢復樹勢,加速生長。栽植時可施入經腐熟發酵的牛馬糞做基肥,秋末再施入一些芝麻醬渣,第二年5月中旬追施一次尿素,秋末再施入一些農家肥即可。第三年后可不再施肥。
修剪整形
在園林應用中,火炬常有兩種樹形,一是小喬木狀,二是灌木狀。若要培養小喬木狀的火炬,應在圃內苗期即開始進行修剪。方法是:選擇長勢健壯、干性強的幼苗,將其側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
秋末對主干進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選擇一個長勢健壯的新枝作主干延長枝,其余新生枝條全部疏除。生長過程中及時將主干延長枝上的側枝疏除,秋末再按頭年方法對主干進行短截。
翌年春天按第二年的方法選留壯枝作主干延長枝。新生枝條的方向與頭年方向相反,此后可繼續疏除側枝。待主干長至一定高度時可開始培養主枝,方法是:在對枝頂進行短截后,選留三四個長勢健壯、分布均勻的枝作主枝。
主枝長到一定長度后,對其進行摘心,促生側枝。秋末對側枝進行短截,促生二級側枝。這樣基本樹形就形成了,在此后的養護中只需將冗雜枝、干枯枝、下垂枝、干枯枝及時修剪即可。
對于灌木狀火炬樹的修剪,主要以保持樹體通透為原則,在栽培養護過程中,及時將冗雜枝、干枯枝、過密枝、下垂枝疏除即可,還要及時將周圍的萌蘗苗及時剪除。
病蟲害防治
危害火炬常見的害蟲有黃褐天幕毛蟲和舟形毛蟲。如有黃褐天幕毛蟲危害,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幼蟲分散危害期可噴灑1000倍1.2%煙參堿乳油或1000倍20%除蟲脲防治;如有舟形毛蟲危害,成蟲期也可用黑光燈誘殺,幼蟲期可用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500倍至600倍Bt乳劑防治。
火炬常見的病害是白粉病。如果有發生,除加強通風透光和水肥管理外,可嚴重時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5%粉銹寧10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噴三四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火炬樹的繁殖方式
種子
火炬樹播種火炬樹種子較小,種皮堅硬,其外部被紅色針刺毛。播前用堿水揉搓,去其種皮外紅色絨毛和種皮上的蠟質。然后用85℃熱水浸燙5分鐘,撈出后混濕沙埋藏,置于20℃室內催芽,視水分蒸發狀況適量灑水。
20天露芽時即可播種。每畝播種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將種子撒入溝深2厘米的溝內,再覆細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墑。要適當噴水,保持土壤濕潤。20天后基本出齊。當年苗高80厘米,地徑1至1.5厘米。
根插
火炬樹側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苗木出圃時,選擇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側根,剪成20厘米長的根段,按根的極性,頂部向上,莖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插后根段頂部覆2至4厘米薄土,經常噴水保持濕潤。一般是先發不定芽,破土長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當年苗高1米以上。
根葉繁植
二年生以上的火炬樹周圍,常萌發許多根蘗苗,可按行距選留,注意修除根蘗及過多的側枝,培育成樹形良好的壯苗。當年苗高可達1.5至2米。繁殖后第二年3月中旬即可移栽。
定植株行距50×40厘米,做好澆水、松土、除草工作,5至6月間各追肥一次,7月底前停止水肥。火炬樹一般不發生病害。播種苗及根插苗3年、根蘗苗2年胸徑可達3至5厘米,可供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