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月見草是月見草的一種,柳葉菜科、月見草屬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達1.5厘米);莖常叢生,因它在傍晚見月開花,且天亮即調謝,故名月見草,但美麗月見草白天也會開放,花朵如杯盞狀,引來粉蝶翩翩飛舞,甚為美麗。
叢生狀種植,營造出別樣的自然園林風情。美麗月見草原產美洲,引種后非常適應這里的環境,花后結籽,種子成熟自播,于是年年賞花,無需管理。雖然美麗月見草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但是要養殖盆栽的話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美麗月見草,別名:待霄草、粉晚櫻草、粉花月見草,拉丁文名:Oenothera speciosa,英文名:evening primrose(晚櫻草),是月見草的一種,柳葉菜科、月見草屬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達1.5厘米);
生長習性:原產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至墨西哥,在美國西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暖溫帶中山地帶也有發現。歐亞大陸(如亞洲喜馬拉雅地區、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南非等有栽培,并逸為野生。我國浙江、江西(廬山)、云南(昆明)、貴州逸為野生。
適應性強,耐酸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中性,微堿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上均能生長,土壤太濕,根部易得病。北方為一年生植物,準河以南為二年生植物。生于海拔1000-2000米荒地草地、溝邊半陰處。
1、定植:美麗月見草定植于春季將綠地深翻整平,施入含磷鉀多的肥料,按照15cm×15cm的株行距定植;一旦成活,1個月后隨著新枝葉的發出即可郁閉,并陸續開花,5~6月份達到盛花期;花后7~8月份及時修剪,留茬10cm左右,使基部蓮座狀葉片充分吸收養分,即可迎來第2次盛花期,直至11月份花開不斷。
2、施肥:美麗月見草對水肥要求不嚴。一般在栽植前施足有機肥和腐殖質,生長期間通常不需要追肥。對氮肥比較敏感,容易徒長枝葉,水肥過于充足或長時間疏于管理,容易旺長倒伏并花量減少;一般盛花前追施1次液肥,可以提升開花效果,并促使種子飽滿。
3、澆水:美麗月見通常在降雨量豐沛的年份不需澆灌,枯水的年份適當澆灌1~2次。入冬前澆灌防凍水,可提高抗旱、耐寒和越冬能力;早春澆透返青水,可促進早日萌發。栽培后期,注意控制水肥,以控制旺長,保持良好景觀效果。
4、除草:美麗月見草生長速度快,可抑制雜草生長,因此,只需注意在郁閉封地前及時清除雜草。
5、病蟲害防治:美麗月見草病蟲害很少。栽植過密時易感染腐爛病,病株根部逐漸變色腐爛,有菌絲產生,葉片萎蔫干枯,致全株枯死。注意合理的栽植密度,及時修剪,清除過密植株,保持通風透氣。
同時可用1%石灰水或5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澆灌,也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澆灌。夏季容易吸引刺吸式飛蟲吸食花蜜和葉片汁液,造成嫩葉皺縮和穿孔,可每月噴灑1次稀薄除蟲藥液即可控制。
6、修剪:美麗月見草生長萌發力較強,為了營建良好的景觀效果,避免由于多年生長,疏于管理,造成植株過密,花量減少的情況,一般需要每年更新栽植。但采用“一間兩剪”的養護管理技術措施,不必每年更新栽植也可以保持多年良好景觀。
主要是在定植第2年盛花期后的7~8月份,對美麗月見草地上部分留10cm左右做壓低修剪,并按照36株/m2均勻保留,對其它基部萌芽間苗剔除,保證植株有良好的生長空間;入冬前再留茬10cm剪除地上雜亂部分,新發的紅色嫩芽,依然保持冬季良好的景觀效果。
繁殖方式
播種:美麗月見草每1g種子有10000余粒,自播能力強,發芽適溫18~25℃。露地播種春秋皆宜,保護地播種可周年進行,每1m2苗床撒播種子0.3g。將播種地施少量基肥深翻,按照15m寬做成平畦,耙平踏實,小水灌透;
種子摻2倍細沙充分混合,均勻撒播,覆蓋沙土或蛭石3~4mm,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25天左右,即見其幼芽發出,再1月后即可移栽;并對需移栽的幼苗遮蔭1周左右,經過2次摘心控制高度促進分枝后,做為定植(工程)苗等待出圃。
分株:分株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將根際或地下莖發出的萌蘗芽切下單獨栽植,形成新的植株,分別澆透水;或在春秋季節對多年生長的老株全部挖起,地上部分修剪剩余10cm左右,分株栽植,摘心養護管理同播種育苗,生長迅速,1月左右即可成苗。
扦插:扦插繁殖于5~6月份最佳,用泥炭和珍珠巖按照2:1比例混合成扦插基質,鋪設8cm厚度即可。剪取頂芽保留3~4節,或將健壯嫩枝截成8~10cm的插穗,扦插在基質中,做全光照噴霧處理,7~10天即可生根,20天后即可移栽,摘心養護管理同上。
采收與加工:美麗月見草為無限花序,果實陸續成熟,一般花序上有一半成熟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用枝剪或刀把花序剪(割)斷,或全株拔起,曬干,用碾子壓或棒高敲打,去盡果殼和雜質,放干涼處貯藏。
美麗月見草開的花非常美麗,夜晚開放,香氣宜人,適于點綴夜景,應用于庭園,花壇均很適宜。配合其它綠化材料。可用于庭院沿邊布置或假山石隙點綴,也宜作大片地被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