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
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蒲公英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據說誰能找到紫色的蒲公英誰就能得到完美的愛情。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花期4~9月,果期5-10月。
蒲公英的生態習性: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濕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蒲公英抗病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廣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蒲公英的栽培技術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體芽菜是指利用蒲公英營養貯藏器官肉質直根,在適宜的栽培環境下直接培育成的芽苗菜。蒲公英具有很高的營養和醫療保健價值,它的肉質直根生產的體芽菜新鮮、富含營養并且無污染,對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
采種: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上午8、9點鐘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采種時選擇葉片肥大、汁多色綠、鋸齒較深、根莖粗壯的蒲公英作為采種株。將花托變黃的花序剪下,放室內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開,再蔭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曬干備用。蒲公英的留種采種最好有固定的種子圃地。
肉質直根的培育
用作生產體芽菜的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這樣雖然比較經濟,但直根不肥大,建議人工培育。
1、選地與播前準備: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無較大污染源的地塊種植。秋收后凈園并結合耕翻整地每畝施入4000-5000千克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翌年土壤化凍后按1.2米寬做畦,待播。
2、播種:在土溫達到10℃以上時開始播種。在畦內開淺溝2-3厘米,溝距10厘米、寬10厘米,踏實澆透水,將種子按細沙,拌均勻,撒播于溝內,覆土2-3厘米,最后在畦的兩邊插上竹弓子,蓋上塑料膜以保持蒲公英萌發的最適溫濕度。
3、苗期管理:播種后9-12天出苗。幼苗出齊后,去掉薄膜并及時澆水、中耕除草。2-3片真葉期及5-6片和7-9片真葉期時,結合中耕除草分別進行3次間苗(間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選壯苗定苗。間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時澆水。定苗后立即隨水追施腐熟消毒的人糞尿。
4、蹲苗與田間管理:蓮座期后一段時間不澆水,直到肉質根進入迅速膨大期。田間管理除清除雜草外,主要是水分管理,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筛鶕仓晟L狀況追施有機肥。播種當年不采葉,以促其肉質根粗大,以利來年早春生產出優質的芽菜。一旦發生病蟲害可選擇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農藥。
5、肉質根的收獲與貯藏:肉質根的收獲最遲應于上凍前完成。將挖出的根株進行整理,摘掉老葉,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頂芽。選擇背蔭地塊挖寬1-1.2米,深1.5米(東西延長)的貯藏窖。
將向質根放入窖內,碼好,高不超過50厘米。貯藏前期要防止溫度過高引起肉質根腐爛或發芽,后期要防凍。該技術高產的關鍵是培育粗大、肥壯和充實的肉質根,并且冬季貯藏合理,營養消耗少。
蒲公英肉質根囤栽技術:選用溫度能穩定維持在8-25℃的保護設施。在設施內做床土厚40—50厘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質用潔凈的土壤或河沙等,最后設施內用熏劑消毒。
囤栽前應將肉質根提前一天從貯藏窖內取出蔭晾。按長度分級,然后按級別一溝一溝的碼埋,碼埋間距2-3厘米,埋入深度以露出根生長點為度,碼埋要整齊。碼埋完畢后立即澆透水,水后2-3天插小拱棚、覆蓋黑色薄膜。
囤栽后一般床內溫度保持在15-20℃,濕度控制在60%-75%為好。當葉片達到10-15厘米時,用手掰或用刀割取葉片,注意保護生長點。收獲一般應在清晨進行。芽苗清洗分級包裝后及時放入冷庫或運往市場銷售。為延長市場供應期,可分期分批囤栽。
蒲公英的采收加工: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層大葉供食,或用鐮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每隔30天割1次。采收時可用鐮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1~2厘米處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長新芽。
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繼續生長。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畝地每次可收割2000~2500公斤。蒲公英整株割取后,根部受損流出白漿,10天內不宜澆水,以防爛根。蒲公英作中藥材用時可在晚秋時節采挖帶根的全草,去泥曬干以備藥用。
蒲公英的病害防治:蒲公英抗病力強,很少發生病害,感染病菌大部分是由于地下害蟲咬傷根部引起感染所致。蒲公英根系為肉質直根系,地下害蟲危害較為嚴重,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是在種植蒲公英的地塊提前一年秋翻曬土及冬灌,可殺滅蟲卵、幼蟲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馬糞和燈光誘蟲,清晨集中捕殺;將豆餅或麥麩5kg炒香,或用秕谷5kg煮熟晾至半干。
再用90%晶體敵百蟲150g對水將毒餌拌潮,畝用毒餌1.5-2.5kg,撒在地里或苗床上;地下害蟲為害嚴重時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1-1.5kg與15-30kg細土混勻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溝施毒土。以人藥為目的栽培時不使用化學藥劑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