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蘆莉壽命短,清晨開放,黃昏凋謝,其優雅的藍紫色相當引人注目,可與其他植物組合成色彩豐富的花壇圖案。翠蘆莉怎么養呢?本篇好花網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翠蘆莉的栽培養殖方法。
翠蘆莉地下根莖蔓延生長,形成交織的水平根莖網,其上生有芽,芽向上長出地上苗,并相應的生出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莖略呈方形,具溝槽,紅褐色。單花壽命短,清晨開放,黃昏凋謝。蒴果長形,先為綠色,成熟后轉為褐色。果實開裂后種子散出,種子細小如粉末狀。
翠蘆莉也稱蘆莉草、人字草,為爵床科蘆莉草屬的宿根花卉,因其具有適應性強、花色優雅、花姿美麗、栽培容易、養護簡單的特點,尤其是耐高溫能力強,可以彌補我國盛夏季節開花植物的不足,因此在園林綠化上顯示出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翠蘆莉的形態特征:翠蘆莉地下根莖蔓延生長,形成交織的水平根莖網,其上生有芽,芽向上長出地上苗,并相應的生出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莖略呈方形,具溝槽,紅褐色。單花壽命短,清晨開放,黃昏凋謝。蒴果長形,先為綠色,成熟后轉為褐色。果實開裂后種子散出,種子細小如粉末狀。
翠蘆莉的生態習性:翠蘆莉植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耐旱和耐濕力均較強。喜高溫,耐酷暑,生長適溫22℃~30℃。翠蘆莉對光照要求不嚴,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不擇土壤,耐貧瘠力強,耐輕度鹽堿土壤。
翠蘆莉的栽培技術
(1) 育苗技術:翠蘆莉多采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及時采集成熟種子,隨采隨播,選擇通透性好、富含養分的土壤作為播種基質,細致整地澆足底水,將種子和細沙混合后均勻撒播,播后蓋塑料薄膜,溫度保持在種20~25℃,溫度過高時,用遮陽網適當遮光,待小苗具2~3對真葉時移栽。
扦插,選擇生長健壯的枝條,剪取長5~10厘米的嫩梢做插穗,插入摻沙的園土基質中,插后澆透水,置半陰處養護,每天向葉面噴水1次,保持基質濕潤,溫度保持在20~30℃,插穗生根后即可移栽。
(2)栽培技術:選擇肥力中等、疏松、排水透氣性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進行栽種,盆栽用園土、細沙加少量基肥混合栽植,栽后澆水,生長期適量澆水,土壤保持濕潤即可,每2個月施一次稀薄液肥。適時修剪或摘心,控制株高,剪去病枯枝,老弱枝,促使新枝萌發,保持良好株形。
翠蘆莉的養殖方法:翠蘆莉栽培容易、養護簡單的特點,尤其是耐高溫能力強,在平地適應良好,即使在冬季地上部仍能保持翠綠,因此以「翠如綠」稱呼之。此外,翠蘆莉雖然沒有茂密的花朵與集中的花期,但一花凋謝一花開放,幾乎每日都可見其開花,故有「日日見花」的別名。
1、溫度:它的耐高溫能力很強,但很不耐寒。平時提供22度到30度之間的環境最適宜,夏季不用擔心,不用特意降溫處理。冬季要提早做好防御措施,及時控溫,避免凍傷。
2、光照:養殖期間無論是提供半日照還是全日照都可以,都能很好的生長。但注意若是室內養護的不能長時間不見光,否則葉片會沒有活力,且開花時間也會縮短。
3、土壤:養護時應用呈鹽堿性的土壤,且最好是肥沃含腐殖質的,這樣對它的開花和生長都很有利。
4、澆水:它比較耐旱,養殖時不用常澆水,不會旱死。但若是土壤已將有明顯龜裂再不澆,就會影響生長。澆水時要注意澆就澆透,讓底部的根系和土壤也能接觸到水分,但不要有積水。
翠蘆莉的繁殖方式:翠蘆莉可用播種、扦插或分株等方法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
播種繁殖:蒴果由綠色轉為灰褐色后即可采收。因種子分批成熟,且果皮容易開裂,故應及時采收。采下的種子置于無風處晾干,果實開裂后輕輕敲出種子,隨采隨播或常溫貯藏。選擇通透性好、富含養分的土壤作為播種基質,將苗床耙細、整平、壓實,然后再刮平。播種前將底水澆足、澆透。
因種子特別細小,需摻細沙或細土1~2倍,均勻撒播。播后在苗床上方加蓋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蒸發過快。種子發芽適溫20℃~25℃,土壤溫度過高時,應增大通風量;
在光照充足的中午前后,用遮陽網適當遮光以降低土溫,避免土溫過高使種子喪失生命力。播種至出苗約5~8天。苗期需注意墑情和溫度調控,加強通風,增強光照,注意預防猝倒病的發生。待小苗具2~3對真葉時分苗、移栽。
扦插繁殖:選用粗沙、沙土或摻沙的園土為基質,從生長健壯的枝條上剪取嫩梢為插穗,長為5~10cm,基部自節下斜削,只保留頂端2~3片葉,其余的全部摘除。插后澆透水,置半陰處養護。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保持基質濕潤,在溫度20℃~30℃的條件下約15~20天可生根、移栽。
分株繁殖:在春季氣溫回升、新芽尚未萌發之前,結合換盆或移栽進行分株。將地下根莖連同葉片分切為數叢,使每叢帶3~5支莖稈,然后分別上盆或露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