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又稱水枝柳、水柳、對葉蓮。千屈菜科千屈菜屬。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莖四棱形,直立多分枝,葉對生或輪生,披針形。長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多而密,紫紅色,夏秋開花。

自然種生長于沼澤地、溝渠邊或灘涂上。喜光、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耐鹽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長效果更好。全株可入藥,可治痢疾、腸炎等癥;另具外傷止血功效。

形態特征:千屈菜為多年生挺水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120厘米。葉對生或3片輪生,披針形或寬披針形,葉全緣,無柄。地下根狀粗狀,木質化。地上莖直立,多分枝,4棱。

長穗狀花序頂生,花兩性,數朵簇生于葉狀苞片腋內;花萼筒狀,長6~8毫米,外具12條縱棱,裂片6,三角形,附屬體線形,長于花萼裂片,約1.5~2毫米;花瓣6,紫紅色,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長6短;

子房無柄,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頭狀。蒴果橢圓形,全包于萼內,成熱時2瓣裂;花玫瑰紅或藍紫色,花期6~10月。種子多數,細小。 同屬植物約27種,常見栽培的有光千屈菜,原產日本和朝鮮。全株光滑,莖細長,花紫紅色。大花桃紅千屈菜花穗大,桃紅色。毛葉千屈菜花穗大,全株被絨毛覆蓋。

生長習性:千屈菜原產歐洲和亞洲暖溫帶,因此喜溫暖及光照充足,通風好的環境,喜水濕,中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長在沼澤地、水旁濕地和河邊、溝邊。現各地廣泛栽培。比較耐寒,在中國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淺水中栽培長勢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土質肥沃的塘泥基質中花艷,長勢強壯。

千屈菜的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千屈菜生命力極強,管理也十分粗放,但要選擇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盆栽可選用直徑50厘米左右的無底洞花盆,裝入盆深三分之二的肥沃塘泥,一盆栽五株即可。

如要做成微型盆栽盆徑可選20厘米左右,生長期不斷打頂促使其矮化分蘗。生長期盆內保持有水。露地栽培按園林景觀設計要求,選擇淺水區和濕地種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長期要及時拔除雜草,保持水面清潔。

為增強通風剪除部分過密過弱枝,及時剪除開敗的花穗,促進新花穗萌發。在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環境下,一般沒有病蟲害,在過于密植通風不暢時會有紅蜘蛛危害,可用一般殺蟲劑防除。冬季上凍前盆栽千屈菜要剪除枯枝,盆內保持濕潤。露地栽培不用保護可自然越冬。一般2~3年要分栽一次。

越冬管理:10月下旬千屈菜地上部分逐漸枯萎,用枝剪將地上株叢剪掉,任期自然越冬,盆栽須移入低溫冷棚越冬,整個冬季必須保持盆土濕潤,溫度控制在0—5℃為宜,以免冬季提前萌芽。

繁殖方式:千屈菜可用播種、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分株為主。扦插應在生長旺期6~8月進行,剪取嫩枝長7~10厘米,去掉基部三分之一的葉子插入無底洞裝有鮮塘泥的盆中,6~10天生根,極易成活。分株在早春或深秋進行,將母株整叢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才切取數芽為一叢另行種植。

分株:可在4月份進行,當天氣漸暖時,將老株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刀或鋒利的鐵锨切成若干塊(叢),每叢有芽4—7個,另行栽植。扦插繁殖可在春夏兩季進行。

剪取嫩枝長6—7厘米,去掉基部的葉片,僅保留頂端2節葉片。將插穗的1/3—1/2插入濕沙中,可盆插或露地床插。插后用扒薄膜覆蓋,每天中午噴水一次,保持溫度20—25℃,30天左右即可生根。

種子盆播:于3—4月進行。將培養土裝入適宜的盆中,灌透水,水滲后進行撒播。因其種子細小而輕,可摻些細沙混勻后再播。播后篩上一層細土,盆口蓋上玻璃,20天左右發芽。

繁殖管理:千屈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這種花草地下具粗壯木質化的根莖,莖直立,四棱形,高約50-100厘米,單葉對生或輪生,披針形,穗狀花序頂生,小花密集,呈紫紅色,夏秋7-9月放,園林水景常見栽培,適合作盆栽。

千屈菜原產歐洲和亞洲溫帶地區,我國許多省市都有野生,喜生在溝旁水邊等濕潤和淺水環境中。要求環境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在淮河以南地區都可露地越冬。

千屈菜適應性強,生長旺盛,在澆水和水邊濕潤處栽植,無須多做管理。繁殖用播種、扦插、分株都容易成活。秋天將成熟的種子采收后,第二年4月播種,一周后即可萌發,若能適時移植,當年就能開花。扦插以6-7月最好,取當年生枝扦插,約20天生根。分株適宜于春季剛萌發時進行。

盆栽用一般園土或塘泥就行,若加少量餅肥或復合肥則更好。栽好后放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之地,保持盆土潮濕或有5-10厘米深的淺水,平時要注意補充水分。

一般不必施肥,若植株葉色泛黃,可酌情施餅肥水2次。為控制株高,生長期內要摘心1-2次。花后須剪去殘花,以促進下一批花開放。冬季應剪去所有老枝,保持盆土潮濕,放背風向陽處即可越冬。

千屈菜的花語:千屈菜生長在沼澤或河岸地帶,愛爾蘭人替它取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湖畔迷路的孩子。它不是群生植物,而是摻雜在其它植物叢中,單株單株的生長,花色淡雅,它也是七月二十七日的生日花,因此它的花語是-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