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苞花(學名:Pachystachys lutea)又稱黃蝦花、珊瑚爵床、金包銀、金苞蝦衣花。為爵床科常綠亞灌木,高30-50厘米,莖節(jié)膨大,葉對生,長橢圓形,有明顯的葉脈,因其莖頂穗狀花序的黃色,苞片層層疊疊,并伸出白色小花,形似蝦體而得名。
其實金黃色的瓣片只是起保護作用的苞片,而長在苞片上的白色二唇裂瓣片才是真正的花瓣。春秋開花,花型奇異。因其花期長,觀賞價值高,自80年代引入后,就很快得到廣大養(yǎng)花者的喜愛。金苞花株叢整齊,花色鮮黃,花期較長。適作會場、廳堂、居室及陽臺裝飾。南方用于布置花壇。
生長習性:金苞花原產秘魯和墨西哥,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比較耐陰,適宜生長于溫度為16-28℃的環(huán)境。冬季要保持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適合栽種在肥沃排水良好的輕壤土中。
金苞花的栽培技術
土壤:盆土要求疏松透氣、肥沃,并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常用泥炭土、腐葉土或草炭土加1/2 的珍珠巖或蛭石、1/3 的河沙混合配制,并摻入少量的腐熟牛糞等作基肥。
溫度:它的生長適溫為20℃至28℃,夏季當氣溫達30℃以上時,要通過搭棚遮陰、環(huán)境噴水,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涼爽的環(huán)境。越冬期間,它要求室內不低于10℃,否則極易造成植株葉片全部落光,低于4℃至5℃會被凍死。
冬天擱放于室內的植株,最好用電熱取暖器加溫。如果低溫持續(xù)的時間過長,還會導致根系腐爛、植株死亡。溫室栽培,要想冬季開花,則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左右,夜間應保持在15℃以上。
光照:春秋兩季可接受全光照,盛夏時節(jié)應遮光30%至40%,或維持有早晚約為半天的光照即可,但冬季最好擱放于溫暖且光照充足的南向窗前。要注意光照適當,不能曝曬也不能久不見光,否則對其生長和開花不利。
春、秋、冬三季讓植株充分見光,可使植株長得更壯,并能減少病害。在過于陰蔽的環(huán)境中會出現(xiàn)徒長現(xiàn)象,而且開花遲且少。在室內宜放在光照充足的窗前。入夏以后,應置干半陰蔽處養(yǎng)護,尤其是小苗忌強光直射,并注意通風。
水分:生長季節(jié)不僅要始終保持盆土濕潤,而且要求有較高的相對空氣濕度,但盆土內不能有積水。春秋兩季可每隔1天至2天澆水一次。夏季可于每天的上午10時前或下午3點后澆水一次,并適當增加葉面噴水的次數(shù)。
冬季維持盆土稍呈濕潤即可。梅雨季節(jié)要防止積水爛根。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保持盆土80%濕度為宜,但又要防止盆中積水。夏季,不待盆土干透就應澆水,并要經(jīng)常向植株及周圍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環(huán)境濕度。
肥料:生長季節(jié)可每半月澆施一次稀薄的有機肥,花苞出現(xiàn)后,可在澆施的薄肥水中加入0.2%的磷酸二氫鉀,以滿足其持續(xù)長時間開花對養(yǎng)分的需求。當環(huán)境氣溫高于35℃或低15℃時,均應停止施肥。
澆施有機肥時不要將肥液濺落于葉面上,以免引起葉部病害。北方地區(qū)盆栽,為了避免葉片出現(xiàn)黃化,還可在澆施的肥液中,不定期添加0.1%的硫酸亞鐵粉末,既可保證葉片濃綠有神,還可防止植株出現(xiàn)生理性黃化。
金苞花喜肥、耐肥,生長期每半個月施1次液體肥料,但不能偏施過多的氮肥,否則會莖節(jié)細長、花量減少。花期增施兩次磷、鉀肥,以滿足植株不斷孕蕾開花時對肥料的需要。肥料不足往往是金苞花生長較差、開花少而小的主要原因。
修剪:剛扦插成活的小苗要注要摘心,苗高6厘米左右時摘心一次,當分枝長至4厘米左右時再摘心一次,以促發(fā)分枝,摘心1個月后便可在新枝上孕蕾、開花。每年春天要結合翻盆進行一次修剪,一般應剪去株高的1/2左右。這樣不但可以控制高度、促發(fā)分枝,而且可避免下部葉片空頹而影響觀賞。
金苞花的繁殖方式:金苞花主要用扦插繁殖,生長季都可進行。扦插時間最好在6月,從老株上取長約5厘米嫩梢,扦于砂或桎石中,保濕,約半個月生根,若6月份扦插,則一周就可生根,也可水插。扦插小苗上盆時,可用塘泥2份,碧糠灰1份,并加豆餅粉或雞糞作基肥,幼苗一周后才能逐步讓它見陽光。
對成活后的小苗,要進行摘心,第一次留1-2節(jié)摘心,待新梢長出2-3對葉時,再留一對葉摘心,停止摘心后,2-3個月就可開花。為防止停止摘心后節(jié)間過長、植株過高,可根灌2000ppm矮狀素或500ppm的多效唑。
扦插繁殖:全年均可進行,以6-7月為佳。插穗應選擇健壯、節(jié)間短的枝條,去除下部葉片,留頂端葉,長8-10厘米,插于素沙中,遮陰保濕度,2周后生根,當年扦插,當年即可開花。
生長期間,除盛夏可稍遮蔭外,都要給予充足的光照,這樣,不僅可使植株生長更壯,并能減少病害。此花在半陰環(huán)境中雖然也能較好生長,但若過于蔭蔽,會出現(xiàn)徒長現(xiàn)象,而且開花遲且少。金苞花喜通風環(huán)境,平時植株擺放不要太密,以免影響透風。
夏季,澆水要不待盆土干透就澆,并要經(jīng)常向植株及周圍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環(huán)境濕度。肥料以餅肥水或稀人糞尿為主,10-15天澆1次,開花期間要補充以磷為主的復合肥,以滿足植株不斷孕蕾開花時對肥料的需要。
冬季越冬溫度宜保持10℃以上,否則葉片容易發(fā)黃凋落,若能保持15℃以上,冬季也可開花,第二年春,2年以上老株,其莖已半木質化,長勢衰弱,應進行扦插更新。
病害防治:易受粉虱、紅蜘蛛和蚜蟲的危害,應及時防治。 金苞花在花期和冬季溫室中,常因通風不良而在花上發(fā)生黑色小霉斑。這主要是粉階的排泄物,粉炒的若蟲和成蟲聚寄在苞片基部和葉腋等處。
當成蟲密度大時,就會出現(xiàn)密集的黑色斑點,使花開不良并逐漸霉爛。此外,還會發(fā)生紅蠟炒和蚜蟲的危害,都直接影響生長與觀賞。一旦發(fā)現(xiàn),可用40%的氧化樂果1500倍液連續(xù)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