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嘴鶴蕉這種植物所開的花因酷似白鶴頭上金色的嘴巴而得名。在世界種花史上,屬于珍稀草本的后起之秀。在植物分類上屬旅人蕉科蝎尾蕉屬多年生植物。其學名叫垂花火鳥蕉,別稱金鳥哧蕉。金嘴鶴蕉株形似香蕉,高150~250厘米。地下具根莖,地上假莖細長,墨綠色,具紫褐色斑紋。
生長習性:垂花蝎尾蕉原產美洲熱帶地區阿根廷至秘魯一帶,是我國最早引入栽培的蝎尾蕉屬植物之一。廣州華南植物園1986年5月引種栽培,現在華南地區生長良好。垂花蝎尾蕉性喜高溫、高濕和光照充足的環境,但耐半陰。喜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瘠薄,忌干旱,畏寒冷,生長適溫為18~30℃。
金嘴鶴蕉的栽培技術:垂花蝎尾蕉生性強健,適應性廣,抗性強,地栽或盆栽時可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土壤。生長期需要水分充足,要充分澆水。
每半個月施肥1次,切忌低溫干燥。喜光照充足的環境,夏季開花期要適當遮蔭,并增施2次磷、鉀肥。作切花栽培時,單行或“品”字形栽培,株行距為80~150厘米,要及時采收切花和疏散植株。冬季要剪除枯葉,保持株形美觀與通風。如果管理得好,同株有較強的側芽萌發能力,可連續開花10年以上。
金嘴鶴蕉的養殖方法:金嘴鶴蕉被人工栽培的時間尚短,新培育的品種不多。在花色上主要有開紅花、黃花和紅黃雙色的品種。在花苞數量上有疏花與密花的品種。疏花的每串有大苞8~1O個;密花的有小苞2O多個。
其觀賞時間較長,花期可長達100天左右。廣東的金嘴鶴蕉以湛江市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種得最早最多。不但摸索了好些經驗,而且還給別的地方提供了許多優良種苗。
深圳市園林科研所于1983年引進了3株,到1989年已繁殖到23OO多株,增長速度相當顯著。現在各地大多采用分株法進行繁殖,從春至秋均可進行,而以春天分株最易成活。
據觀察,其開花時間不決定于植株高度多少,而決定于株齡的長短,通常定植后3年即可開花。它對病蟲害的抗性較強,但遇到干旱則腳葉常易枯黃,必須加以剪除。
金嘴鶴蕉的繁殖方式:可采用播種、分株和組織培養法進行繁殖。垂花蝎尾蕉在我國種植時,由于積溫不夠,一般不結種子,但在熱帶原產地種植時能結實。采用種子繁殖時,發芽溫度為25~28℃,播后約20天發芽,實生苗需種植2~3年才能開花。
采用分株繁殖時,一般在春季進行。在母株旁挖取四周尚未開花的健壯植株或新芽,每蔸1~3株,分栽移植。剛移栽時要注意遮蔭,否則易發生日灼病。分株苗當年或第二年能開花。
垂花蝎尾蕉的組織培養難度較大,其外植體去污較難,增殖分化速度也較慢。在特殊去污程序后接種到MS+6-BA 10mg/L+NAA 0.5mg/L+Vit C 150mg/L培養基中,15天左右芽伸長,經二次繼代培養約60天后有叢生芽長出;將叢生芽繼代在MS+6-BA10mg/L+NAA 0.5mg/L培養基中進行芽的增殖,增殖系數為3左右;生根前在MS+6BA2.0mg/L+NAA 0.52mg/L培養基上壯芽;
然后將長2~3厘米的芽再轉移到MS+IBA 2.0mg/L+NAA 0.5mg/L培養基中生根,生根率可達100%。移栽后保持足夠的空氣濕度和通風,試管苗移栽成活率可達98%以上。
病害防治:垂花蝎尾蕉的病蟲害較少。室內盆栽時,如果通風性差,易發生介殼蟲危害,可用25%亞胺硫磷乳油噴殺。
金嘴鶴蕉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直到法國有位時裝設計師看到金嘴鶴蕉的神奇姿彩后,立即靈感一動,專門為女模特設計了一套鑲嵌有這種花式圖案的時裝。結果在參賽時獲得了大獎,才引起更多花卉愛好者的青睞。
在5O年代之后,金嘴鶴蕉才開始名聲鵲起。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引種栽培。過去有許多花卉需要經過一百年甚至幾百年才能名揚天下,而金嘴鶴蕉卻不到半個世紀就一躍而為世界名花。
1987年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廣東館的人口門前,曾展出一件題為“仙鶴戀春”的特大型插花作品,以金嘴鶴蕉作為主要花材,并且獲得“優質展品獎”。這種熱帶新葩的展出給北方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插花作用:金嘴鶴蕉得以名揚四海,不是因為植株貌美,乃系它的花穗可作藝術插花的上品。眾所周知,常見的鮮花大多是向上直生的,而金嘴鶴蕉卻左曲右彎,倒吊而下,非常別致,雖然缺乏天然的野趣,但容易令人誤認它是人工造成的假花。
這么一來,許多賓館、舞廳、商店和家私城都采用它來裝飾櫥窗,借以吸引顧客駐足。香港有好些居民認為它形似爆竹,有大吉大利的征兆,每逢辦什么喜事總喜歡買幾串掛在墻上,以增添熱烈氣氛。
園林用途:垂花蝎尾蕉由于其花序長而下垂,苞片短闊且排列較緊密,花姿奇特,花色艷麗,是高級垂吊切花材料,在散射光的條件下可觀賞10天以上。地栽時適宜布置庭院,賓館、池旁、墻腳等地,每一花序3天開出一朵花,整個觀花期可達4~5個月。
另外,由于其花形似鳥喙狀,又似五彩繽紛的鞭炮,因而在東南亞一帶極受人們的歡迎,特別是在春節,華人喜歡將其掛在門上,增添喜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