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葉厚而有光澤,花大而香,為珍貴的樹種之一。其聚合果成熟后,蓇葖開裂露出鮮紅色的種子也頗美觀,最宜單植在寬廣開曠的草坪上或配植成觀賞的樹叢。

由于其樹冠龐大,花開于枝頂,故不宜培植于狹小的庭院內,否則不能充分發揮其觀賞效果。今天好花網就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下廣玉蘭的生長環境要求以及養殖方法。

廣玉蘭又名洋玉蘭,原產于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其樹姿雄偉壯麗,葉闊蔭濃,花似荷花芳香馥郁,為美化樹種,耐煙抗風,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抗性,可用于凈化空氣,保護環境。

生長環境要求:廣玉蘭喜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而幼時稍耐蔭。喜溫濕氣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適生于干燥、肥沃、濕潤與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堿性土種植易發生黃化,忌積水、排水不良。對煙塵及二氧化硫氣體有較強抗性,病蟲害少。根系深廣,抗風力強。特別是播種苗樹干挺拔,樹勢雄偉,適應性強。

廣玉蘭的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南方多地栽,北方多盆栽。盆栽植株“霜降”前入溫室,注意通風見光,不宜多澆水,盆土含水且保持40一60%為宜。室溫保持3℃以上即可越冬。每半月葉面噴水一次鄉沖洗塵土。

“清明”以后出房,放在向陽背風處,每周施1~2次肥水,夏季每天澆1次水,每周施2次肥水。高溫天氣要注意葉面灑水降溫。2~3年換一次盆,地栽植株可參照盆栽水肥管理,并注意松土除草,冬季防寒。 

幼苗培育 

1、培養土準備:培養土要用疏松肥沃的有機質土,可選85%山表土、林中土或苗圃土和13%完全腐熟的堆肥,再加2%過磷酸鈣混合配制。也可用黃泥土和火燒土各半,加2%過磷酸鈣配制。種過蔬菜和粘性大的土壤不宜使用。 

2、播種:平整大棚內土地,作苗床。用報紙做成容器袋,規格為高15厘米,直徑10厘米,無底,圓筒型。把圓筒整齊地擺在苗床上,排成寬0.8至1米,長短視場地而定,中間留30厘米步行道。

袋內裝七八成培養土,放一粒露白的種子,上覆1厘米培養土,蓋稻草保濕,用噴壺澆透水。控制大棚內溫度在10℃至25℃,幼苗出土時要及時去除稻草。 

3、澆水:施肥一定要噴水,水滴不宜過大,以防培養土從容器內濺出。大棚內濕度大,澆水要注意,不能過多,見干再澆。當幼苗兩片真葉完全展開時,噴一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這時適當扣水,待容器壁干燥后再澆水,促其多生側根。一星期后開始追施薄肥,以后每半月噴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施一次薄肥,直至出棚。 

定植:選地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處做苗圃。苗圃土以壤土為好,土層要深厚,以利苗木帶土出圃。沙性土苗木長勢好,但不便苗木帶土出圃。土壤過粘重,通氣排水不良,不利苗木生長。做床結合整地畝施磷酸二氫鉀50至80千克。苗床寬1.2米,高于步行道15至20厘米,長短不限。步行道寬30厘米。

養護要點:種子含油脂,不能失水,忌日曬和過干,應用濕沙層積貯藏。選擇通風陰涼的房子,一層濕沙一層種子堆疊起來,沙用手捏成團,松開即散為宜。堆高不超過50厘米,經常檢查,防治種子發霉變質,一段時間后適當補充水分。 

2月中旬,將廣玉蘭種子和濕沙移至大棚內,用一層薄膜加一層小拱棚和草簾控制溫度,夜間不低于15℃,白天不高于25℃。溫度過高時放風,并翻動種子。待種子裂口露白,即可播種。 

本種的自然樹形為橢圓狀卵形,非常美觀。它的發枝力低、萌芽力差,不耐修剪,故修剪時要謹慎,切不可任意剪除枝條,以免影響樹形。在幼樹期,為使中心主枝生長好,可注意摘除主枝周圍側芽。 

廣玉蘭的病害防治:廣玉蘭根系發達,最適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植穴應大宜深,不論苗木大小,均帶土蛇移栽。移植時應將葉疏剪,以保成活。否則因葉片大量蒸騰造成全株瀕于枯死。

最后不得不重剪,使樹形被破壞。一年中施3~4次肥,促進廣玉蘭生長、成花。施肥時期與玉蘭基本相同,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每15天在葉面噴水一次,保持葉面清潔無塵。 旱季增加澆水次數,霉雨季節做好排水。 

廣玉蘭露地栽植周圍應配以喬木、灌木栽植,起到側方 庇蔭,避免主干出現日灼現象,使植株生長不良。廣玉蘭分枝有規律,多任其生長,不加整形修 枝。若為嫁接苗,往往在干基部萌生砧芽,應及時剪除。

入夏,廣玉蘭的樹干可采取刷白、草繩 捆扎保護,以防日灼。廣玉蘭盆栽,培養土以腐葉土3、沙土2及部分有機肥混合。生長期每周施一次稀釋液肥,夏季每天澆一次水,每周施2次肥水。

高溫時期經常葉面噴水降溫,霜降前移 入溫室,室溫3C即可越冬,注意通風見光、少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15天在葉面噴水一次,沖洗塵土,清明節后即可移出溫室,放于向陽背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