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松(學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別名土杉,羅漢松科,羅漢松屬常綠針葉喬木,高達20m,胸徑達60cm;樹皮灰色或灰褐色,淺縱裂,成薄片狀脫落;枝開展或斜展,較密。

葉螺旋狀著生,條狀披針形,微彎。雄球花穗狀、腋生,基部有數枚三角狀苞片;雌球花單生葉腋,有梗,基部有少數苞片。種子卵圓形,先端圓,熟時肉質假種皮紫黑色,有白粉,種托肉質圓柱形,紅色或紫紅色。花期4-5月,種子8-9月成熟。

形態特征:羅漢松,常綠喬木,高達20m,胸徑達60cm;樹皮灰色或灰褐色,淺縱裂,成薄片狀脫落;枝開展或斜展,較密。葉螺旋狀著生,條狀披針形,微彎,長7-12cm,寬7-10mm,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中脈顯著隆起,下面帶白色、灰綠色或淡綠色,中脈微隆起。

雄球花穗狀、腋生,常3-5個簇生于極短的總梗上,長3-5cm,基部有數枚三角狀苞片;雌球花單生葉腋,有梗,基部有少數苞片。種子卵圓形,徑約1cm,先端圓,熟時肉質假種皮紫黑色,有白粉,種托肉質圓柱形,紅色或紫紅色,柄長1-1.5cm。

羅漢松的果實不具有毒性,它的果肉部分是可以食用的,不過口感清淡,略帶甜味,成熟度越高,甜度越高。羅漢松的果實分為兩部分,上部“圓溜溜的光頭”是一枚側生胚珠,而下部“身子”其實是種托,肉肉的。

羅漢松果實的假種皮里面所含的種子是有毒的,所以不能吃,但肉質種托可以吃。羅漢松的種托在開始的時候是綠色的,然后會逐漸轉為黃色,再由黃色逐漸轉為紅色,成熟時的果實則是紫紅色的,種托吃起來有一點甜味。

羅漢松的繁殖方式

采種:羅漢松的種子在采集下來以后,盡量放置于較為干燥通風的地方,儲存種子的條件最好是不要有太強光照的地方,太熱太濕潤的環境也會對羅漢松的種子保存產生影響,溫差太大會使得羅漢松種子提前發芽,最好的儲存羅漢松種子的方法是密封好了放在冰箱內,這樣保存的種子既不會提前發芽也不會讓種子的水分散失。

浸泡:羅漢松種子播種之前將種子浸泡4天左右,讓其充分的吸收水分,可以使用溫冷的開過的水浸泡,這樣的種子發芽率更高。播種的時候按行距播種,每行間隔20cm,每株間隔10cm。

播種時候對掩埋種子的深度是以埋住種子為準,然后用草蓋好以給種子保濕。種子播種每天給種子噴水一次,種子播后8-9天之后就除去草蓋,做好防曬遮陰,不要將其曝曬。

播種:羅漢松種子播種后的40天左右種子就會發芽,要注意的是幼苗之間的間隔,有太過密的地方就將小苗帶土將其移植到空缺的的地方去,注意不要讓新生的幼苗淋水,以保證幼苗的存活率。待幼苗長至6片葉子左右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淋一些沼氣稀釋水,建議最好不要用化肥。

由于幼苗生長緩慢,1年后移植,株行距20x20cm,或移入15cm的營養袋,每袋1株。一年后再移植1次,株行距1x1m,實生苗經3年育苗后,苗高可達1-1.3m,冠幅可達1平方m,樹冠成塔形,可作園林使用或繼續育成大苗。

扦插:嫩枝扦插是指在苗木的生長季節,采用當年生半成熟的枝條作為插條的扦插方法,嫩枝扦插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苗木生長旺盛季節,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按2節至4節(一片或一對葉為一節)為一段,每段長約10cm左右,上面保留1至2片葉,下部去掉1至2片葉。

扦插深度為5cm左右。扦插完畢后灑透水,插條葉面水珠干后立即在苗床再噴施一次農藥殺菌殺蟲,然后插上竹弓,蓋上塑料薄膜,之后再插一些竹弓,在竹弓上面蓋上黑色遮陰網。薄膜、遮陰網都要固定好。支撐遮陰網的竹弓比支撐薄膜的竹弓要高出15cm至20cm,以防遮陰網的熱量傳到薄膜里面,燙傷苗木。至此,扦插工作全部完成。

嫩枝扦插,上半年一般在5月中下旬到7月初進行,下半年在8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進行。上半年插的苗要注意防止高溫燒傷和病害發生。下半年插的苗要注意中后期保溫防凍,揭遮陰網的時間是11月下旬,遇干旱年份揭遮陰網的時間可延至12月下旬。

硬枝扦插:硬枝扦插是指在早春2至3月樹液尚未流動的休眠階段,剪取前一年完全木質化的粗壯枝條進行扦插的方法。早春硬枝扦插需注意的是提高土溫,控制棚內氣溫。

總之,不論是嫩枝扦插還是硬枝扦插,都要切實搞好插穗和土壤的消毒工作,還要調控好苗床溫度、濕度、光照。除此之外,為了提高苗木扦插的成活率,還要適當采取一些促進生根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