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纓花(學名: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Hassk.)豆科、朱纓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擴展,小枝褐色,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宿存。頭狀花序腋生,有花約25-40朵,總花梗長1-3.5厘米;

花萼綠色;花冠淡紫紅色,頂端裂片無毛;雄蕊突露于花冠之外,雄蕊白色,管口內有鉆狀附屬體,上部離生的花絲深紅色。莢果線狀倒披針形,暗棕色,成熟時由頂至基部沿縫線開裂,果瓣外反;種子長圓形,棕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形態特征: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宿存。二回羽狀復葉,總葉柄長1-2.5厘米;羽片1對,長8-13厘米;小葉7-9對,斜披針形,長2-4厘米,寬7-15毫米,中上部的小葉較大,下部的較小,先端鈍而具小尖頭,基部偏斜,邊緣被疏柔毛;中脈略偏上緣;小葉柄長僅1毫米。

頭狀花序腋生,直徑約3厘米(連花絲),有花約25-40朵,總花梗長1-3.5厘米;花萼鐘狀,長約2毫米,綠色;花冠管長3.5-5毫米,淡紫紅色,頂端具5裂片,裂片反折,長約3毫米,無毛;雄蕊突露于花冠之外,非常顯著,雄蕊管長約6毫米,白色,管口內有鉆狀附屬體,上部離生的花絲長約2厘米,深紅色。

生長習性:朱纓花為熱帶花卉,枝條擴展,小枝褐色、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腋生,花萼綠色,花冠淡紫紅色,莢果線狀倒披針形,種子長圓形。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適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朱纓花的養殖方法

1、盆栽:家庭盆栽宜選用園土摻入部分河沙作為盆土,并放置在南面陽臺種植觀賞。生長適溫為23℃至30℃,越冬時溫度保持在15℃至18℃并避風,可使落葉減少。平時可等盆土表面1厘米深處干時再進行澆水,冬天可等盆土一半干時再澆,從春至秋每個月施1次復合肥。

2、土壤:想養好朱纓花,土壤的選擇雖然沒有什么嚴苛的要求。可以選擇園土和河沙的混合土壤來做基質。土壤要求深厚、肥沃、透氣排水性好,可以添加一些基肥,讓其長得更快,株型更好。

3、水肥:朱纓花生長在熱帶,生長過程中對水肥的需求量較大。所以在生長期,需要多澆水。如果你是在花盆了養的話比較容易缺水,需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一般情況下,只要土壤的表面干了就要進行補水了。施肥的話生長期可以施一些復合肥,每個月施一次就行。在朱纓花開花期間,可以多施一些磷肥和鉀肥,開花時植株施以足量的養分,可是花開的更加飽滿鮮艷。

4、修剪:朱纓花幼樹主干高達2米以上時,可進行定干修剪。選上下錯落的3個側枝作為主枝,用它來擴大樹冠。冬季對3個主枝短截,在各主枝上培養幾個側枝,彼此互相錯落分部,各占一定空間。當樹冠擴展過遠,下部出現光禿現象時,要及時回縮換頭,剪除枯死枝。

5、光照和溫度:由于朱纓花是引進的哦您中,對光照和溫度也就有了些許特殊的要求。朱纓花原產熱帶,喜歡溫暖并且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溫度是在20℃到30℃為宜。

稍不耐寒,冬季的越冬氣溫應該保持在15℃以上,并需要躲避寒風。生長期間應該保持光照充足,光照不足會使其開花不良。所以在我國臺灣、廣東、福建等地區可種植。

6、病蟲:朱纓花的病害主要有潰瘍病,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噴灑。朱纓花的蟲害有天牛和木虱危害,天牛用煤油1千克加80%敵敵畏乳油50克滅殺,木虱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