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仙花是原產于我國華東地區的一種花卉植物,在朝鮮半島,日本地區也經常能夠看到它的身影,不過想要養好它,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關于海仙花怎么養?海仙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好花網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海仙花(學名:Primula poissonii Franch.)為 忍冬科 錦帶花屬下的一個種。花1朵至4朵組成傘房花序,花冠漏斗狀鐘形,玫瑰紅色,海仙花枝葉茂密,花色艷麗,花期可長達連個多月,適宜庭院墻隅、湖畔群植;也可在樹叢林緣作花籬、叢植配植;點綴于假山、坡地。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無香氣,不被粉。根莖極短,向下發出一叢粗長的支根。葉叢(至少部分葉)冬季不枯萎,葉片倒卵狀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2.5)4-10(13)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圓鈍,稀具小驟尖頭,基部狹窄,下延,邊緣具近于整齊的三角形小牙齒;葉柄極短或與葉片近等長,具闊翅。
花葶直立,高20-45厘米,果時長可達60厘米,具傘形花序2-6輪,每輪具3-10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5-10毫米;花梗長1-2厘米,開花期稍下彎,果時直立;花萼杯狀,長約5毫米,分裂約達全長的1/3,裂片三角形或長圓形,先端稍鈍;
花冠深紅色或紫紅色,冠筒口周圍黃色,冠筒長9-11毫米,喉部具明顯的環狀附屬物,冠檐平展,直徑1.8-3厘米,裂片倒心形,長8-9.5毫米,寬6-8毫米,先端通常深2裂。
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2毫米,花柱長約6.5毫米;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約6. 5毫米著生,花柱長2毫米。蒴等長于或稍長于花萼。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海仙花這種植物對于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喜光,也有著一定的耐陰耐寒性,不過卻不耐水澇,所以我們在澆水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澆水量。在土壤方面海仙花喜歡疏松肥沃且富含腐殖質的土壤,這種土壤的營養豐富,且排水性以及透氣性都非常好,能夠讓植株更好的吸收養分。
海仙花的繁殖方式
扦插:海仙花采用常規的嫩枝扦插繁殖,時間在4 ~5月,選取當年生長的半木質化枝條,苗床可用土陶花盆,基質可用高溫消毒處理過的素砂土,過篩除去雜質,裝盆備用。
插穗,要切取當年生長的健壯新枝頂端,每段長約8~ 10厘米,帶葉連踵剪下,保留頂端嫩尖嫩t ,下部片全部剪除,若要防止插穗留葉過多,因蒸騰作用使插穗失水, 可將留下的3~4片葉子,每片再剪去尖端的一半。
為了使插穗傷口愈合快,生根早,可用0.05%”0.1%濃度的蔡乙酸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5秒鐘,隨浸隨插,插入基質深度4 ~ 5厘米。株行距為8厘米x8厘米,插后將花盆輕輕動一下,使之密貼。
澆水時可用浸盆法澆透,直到盆土表面見混后取出,置于濕潤蔭蔽處。必要時用白色塑料袋套在盆沿上,創造生根環境小氣候,生根萌發后進行正常管理。
播種:每年的九十月份是海仙花種子成熟采收的季節,種子采下后,經果實曬干、搓碎、過濾就能收集到種子。準備播種前,將種子用冷水浸泡三個小時,然后用濕的棉布或紙巾包好放在陰涼處進行催芽,催芽過程中要每天噴水保持濕度。
一周后將種子種在翻平透氣的土壤中,上面撒一層1厘米厚的細沙,然后塑料薄膜罩好保溫保濕。幾天后種子開始長出小苗后,將薄膜去掉見光,幼苗生長加強澆水。如果是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一年后就可以移苗栽殖,三年左右就可以開花觀賞了。
壓條:海仙花在生長旺盛的5-9月份就可以壓條繁殖,以溫度較高的6月為佳,此時溫度適宜,植株生長旺盛,生根容易。枝條選擇下部匍匐枝條,枝節較易生根。壓條的當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就可以和母株割離。在天氣轉暖的4、5月份往托盤里澆水,利用土壤的毛細管力將水吸上去。
分株:海仙花栽培時間長,植株基部出現叢生狀后,可用分株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時間宜在秋季落葉后。分株時,將海仙花從花盆中帶土團取出,剔去附著土,在根莖著生枝條的空隙部位,用利刀切開,再按每株1~ 2根枝條,切成多塊,每塊上都要有須根,切后用草木灰涂抹切口。
用培養土進行栽培,澆透水后置于蔭蔽通風處, 20天后傷口愈合,便可將花盆移至向陽的地方,使植株根系在盆土溫度的作用下,能夠緩慢地生長,上部腋芽不萌發, 這樣,對分株苗來年的生長特別有利, 來年就能開花。
后期管理:海仙花在春季發芽前施一次肥,以滿足生長季的旺盛需求,生長季追肥2-3次,促進生長。早春要進行整枝,剪去老弱枯枝,促進新的花芽形成。開花后及時摘除花序,促進來年開花。2-3年為一個整枝周期,把3年以上老枝適當剪去,促進新枝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