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惠蘭,葉長碧綠,花姿粗獷,豪放壯麗,是世界著名的“蘭花新星”。它的植株和花朵分為大型和中小型,花朵碩大,有黃、白、綠、紅、粉紅及復色等多種顏色,色彩鮮艷,異彩紛呈。
花型整齊且質地堅挺,經久不凋,屬豪華高雅型蘭花。它具有國蘭的幽香典雅,又有洋蘭的豐富多彩,在國際花卉市場十分暢銷,深受花卉愛好者的傾愛。
大花蕙蘭又叫虎頭蘭、喜姆比蘭和蟬蘭。蘭科、蘭屬植物。原產于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南部等地區的蘭屬(Cymbidium)中的一些附生性較強的大花種和主要以這些原種為親本獲得的人工雜交種。
大花蕙蘭,是對蘭屬中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的、色澤艷麗、花朵碩大的品種的一個統稱。蘭屬植物約48種,用來作雜交親本的原生種有近20種,主要是大花的附生類以及少量的地生類。
生長習性:大花蕙蘭原產我國西南部,喜冬季溫暖和夏季涼爽氣候,喜高濕強光,生長適溫為10℃至25℃。夜間溫度以10℃左右為宜,尤其是開花期將溫度維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長花期到4至5個月。花期依品種不同可從10月份開到第二年4月份。工廠化栽培從組培苗到開花需要3年時間。大花蕙蘭有母球,子球,孫球之分,其中,孫球長速最快。
大花蕙花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較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如濕度過低,植株生長發育不良,根系生長慢而細小,葉片變厚而窄,葉色偏黃。
總體說,大花蕙蘭怕干不怕濕。光照是影響大花蕙蘭生長和開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蘭在蘭科植物中屬喜光的一類,光照充足有利于葉片生產,形成花莖和開花。過多遮蔭,葉片細長而薄,不能直立,假鱗莖變小,容易生病,影響開花。
大花蕙蘭的繁殖方式
母株脫盆:首先,我們需要選擇一盆生長旺盛的大花蕙蘭,然后我們需要把植物從盆栽中取出。當你將大花蕙蘭取出花盆時,你可以輕輕拍打盆,使盆土松軟,并把它從花盆里放出來。
如果土壤緊密地粘附在花盆的內壁上,那么可以先用水潤濕花盆的內壁,然后將土壤和花盆分開。但是,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花盆太差,你可以直接把花盆砸碎,取出植物。
分割植株:除去植物后,將植物沿著偽皮質的連接位置與無菌邊緣隔開。該植物被分成若干種植物,但要求每種植物上應有2-3個假球莖,其中至少一株在第一年生長。這樣,分株就可以為盆栽后這些新植物的存活提供條件,所以扦插技術非常重要。
傷口處理:將母株分成幾個菌株后,在鋒利的邊緣切割時產生許多傷口。為了避免病原體的感染,我們需要及時消毒和消毒傷口。通常使用硫磺粉或木炭粉涂敷傷口。完成后,分株放置在干燥陰涼的地方晾干。在大約1-2天的傷口干燥后,我們可以把分株移植到花盆里。
上盆過程:一般來說,使用相對較深的具有相對良好滲透性的盆地是明智的。建議使用苔蘚、樹皮、木炭、泥炭、石塊和碎磚的混合物來保持土壤的酸性。然后在土壤中種植分株,但所有的鱗莖都要暴露在土壤表外。
養護管理:移栽所有的分株后,建議花盆移至半陰涼處進行養護管理。如果盆栽土壤在移植過程中是濕的,可以在一周后澆水。如果盆栽土壤在移植過程中干燥。
應及時加入水以保持盆栽土壤在移栽后的濕潤。在后期,水不應直接澆水。建議每天噴灑數次。一周后,這些植物將能夠減慢幼苗的速度,并在移交給常規維護管理之前進入正常生長。
大花蕙蘭施肥技巧
肥料:大花惠蘭食用的肥料可以是一些農家肥,但是一定要是腐熟的,最起碼也要是腐熟一年的。然后將肥液加上10到20倍的水稀釋之后再用來澆灌,建議最好實撒在花盆的邊緣地方,不要沾到根部或者是葉子。
方法:首先施肥最好是多次施肥,每次用的料少一些,比如說可以是10到15天用一次比較稀薄的肥料。然后噴肥的部位最好是在葉面上,特別是在生長發育的階段,一般十天可以來一次葉面的噴肥,可以使用蘆薈液或者是硼肥的1000倍液。當然天然的有機肥是最好的,比較溫和而且還可以避免土壤的板結。
時間:生長期的植株可以14天進行一次濃縮的液體肥,快要開花的時候可以用花卉型的那種濃縮的液體肥,開完花再用一次。一到六月的營養生長期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氨肥加上適當的鉀肥。
六到十月的時候處于生殖期加一些磷肥和鉀肥,氨肥的量就要適當的減少了。三到九月的時候多用點氮肥,而到了十月可以追加鉀肥,或是蘭花的一些專用的肥。四五月份開花之后以及秋天九十月可以施用一兩次的新漚熟的些許餅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