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草,正名:佩蘭(學名: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蘭的葉終年常綠,它多而不亂,仰俯自如,姿態端秀、別具神韻。

中國自古以來對蘭草就有看葉勝看花之說。它的花素而不艷,亭亭玉立。備受中國人民的喜愛,與竹、菊、梅合稱“四君子”。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狀,內輪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

上具紫紅色斑或無,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黃褐至淺黃,以不具褐色的純顏色者為貴異。萌果三角形,種極小。草入藥。有解熱清暑、化濕健胃、止嘔的作用。蘭草的花果期在7-11月。

蘭草生長的環境要求

1、土壤:泥炭土、黑山泥、松什土、田園土、蕨根、苔鮮以及樹皮塊等都可以成為蘭草的培養基土。盆底要做好排水功能,增加其通透性,可用瓦片鋪墊排水孔,再以一層碎磚瓦石粒鋪墊。

厚度為盆底深度四分之一,最后將培養土鋪在上方。蘭草種植時,應扶正插入土中,再以土壤覆蓋,直到鱗莖。將泥土壓實,兩厘米以內不填土,方便澆灌。

2、光照:蘭草喜陰,怕強光直射,因此春、夏、秋三季都要進行遮蔭。家庭養蘭草,為控制光量,最好放在設有竹簾遮蔭的陽臺窗臺上或屋檐下,一般上午9時至下午6時前進行遮蔭。

早晨和下午6時后拉開簾子,使其接受散射陽光。冬季應將其移人室內可見散射光處,但也應避免陽光直射。蘭草耐陰程度以墨蘭最強,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耐陰性較弱。

3、溫度:北方盆栽蘭草,應于霜降節前后氣溫降到5℃時移入室內,入室初期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冬季室溫保持10℃左右為宜。谷雨以后搬到室外養護。蘭草生長適宜溫度為16~24℃,冬季室內溫度一般要求比較低,白天在10~12℃,夜問5~10℃為宜,溫度、濕度不能太高;夏季溫度不超過30℃。

蘭草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分株在春、秋兩季進行,因種類不同而異。冬、春季節開花的種類宜在秋末分株;夏、秋季節開花的種類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一般每隔2~3年分株1次。分株前要減少澆水,使盆土適當干燥;

分株時用手握住盆,輕輕將母株從盆內磕出,除去泥土,剪掉腐敗的根葉,然后用清水洗凈,放在陰處晾3~5小時,待浮水消失根發白變軟略有皺縮時,再用利刀從假鱗莖中間切開,在切口處涂草木灰防腐,陰干后立即栽植。分株操作時要細心,防止碰傷葉芽和肉質根。上盆后放于陰處,待恢復生長后再轉入正常管理。

2、組培快繁:近年來,我國已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大量進行蘭草生產。除繁殖蘭草外,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等洋蘭的繁殖也多應用組培技術。

蘭草的栽培技術

花盆:養蘭草非常講究蘭盆的透氣性以及植料的透氣性,一般選多孔盆為好。要是瓷盆,可在盆底孔的位置放半截透氣的飲料瓶(可樂瓶,剪下瓶上面十公分左右,用火柱或電烙鐵在瓶身烙孔),選擇植料盡量用顆粒性的,平時澆水,時間可長點。

澆水:合理澆水是養好蘭草的關鍵,澆蘭之水要潔凈并帶有微酸性,決不可澆帶有病菌的污水。澆水的方法應視植物的不同而不同。疏松的山泥含水充足,顆粒土加含石火山石吸水也較充分,但不積水;

不同植料在澆過一次透水后,見盆面干燥,植料一公分左右以發白。為提高空氣溫度,可噴盆面,增加上豐盆植料的水分使蘭草及假鱗莖保持一定的濕潤,待全盆上下未干透時再澆大水,透水。

施肥:在掌握好澆水的基礎上,為了促進蘭草更好地生地生長,施肥越發顯得重要,有機肥即農家肥要稀,可每隔十多天施一次,其它無機肥(化學性肥料)要根據說明使用。蘭草生長期可根外追施葉面肥。

基肥也很重要,在翻盆換土時,肥料不接觸蘭根可加適量基肥,肥料過多易燒傷蘭根、生黑斑,如果施肥得當能出壯苗、開好花。給蘭草施肥總的要求為量少、清稀淡,真正做到薄肥勤施。

蟲病好防、菌病難治,蘭草如發現介殼蟲及其它害蟲,可用氧化錄果或敵殺死按說明噴治,最好是混合使用,每年2~4次即可。一般菌病也可治如黑斑,可用可殺得、甲基脫布津、白菌清等殺菌劑按說明。

生長期15~20天定期交叉治療和預防噴治,如果發現拜拉絲軟腐病(爛球菌病)它是蘭草中的絕癥無法根治,一旦發現及時清除。因此在購蘭草時一定要注意,切忽把價格較低的病草購回家,從而影響到其他名貴蘭草。

修剪:蘭草養殖過程中要進行植株修剪,譬如老葉枯黃時都需要進行修剪,即利于其他葉片生長,也可以通風。而對那種有病害的葉片更需要及時修剪,預防傳染。此外,剪刀也需要進行消毒處理,防止感染。

換土換盆:由于蘭草生長較慢,可每隔1~2年于花謝后換盆一次。上盆時先在盆底填入瓦粒、爐渣等約3厘米,以利排水。然后,放入一層培養土,再將蘭苗放入盆中央,把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

填土到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土與根緊密結合,將土填距盆口2~3厘米處時,用手輕輕壓實即可。栽好后澆透水放陰涼處,每天上午、下午各噴水一次,約7~10天后移到有花斑陰涼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