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葉菊(學(xué)名: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Hemsl.)是菊科、甜葉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1-1.3米。根梢肥大,50-60條,長可達25厘米。莖直立,基部梢木質(zhì)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花冠基部淺紫紅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線形,稍扁,褐色,具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原產(chǎn)于南美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高山草地。自1977年以來中國北京、河北、陜西、江蘇、安徽、福建、湖南、云南等地均有引種栽培。該種喜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對光敏感。葉含菊糖苷6-12%,精品為白色粉末狀,是一種低熱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劑,是食品及藥品工業(yè)的原料之一。

生長習(xí)性:甜葉菊喜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但亦能耐-5℃的低溫,氣溫在20-30℃時最適宜莖葉生長。甜葉菊屬于對光照敏感性強的短日照植物,臨界日長為12小時,尤其是生長期,但忌漬。甜葉菊根系淺,抗旱能力差。短日照強。甜葉菊屬對光敏感較強的短日照植物,最佳生長時期為100-120天。

甜葉菊的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生產(chǎn)上多采用播種育苗然后移栽定植的方式。中國南方各省通常應(yīng)用平畦播種育苗,而在北方則多用溫床育苗。長江南岸的播種期以l0-1l月為適宜,幼苗在育苗畦內(nèi)越冬,到翌年3月中下旬即可移植至大田中栽培。

北方一般24月利用溫室或溫床播種育苗。為使種子撒得均勻,播種前可用細沙把種子摻混起來加以摩搓,然后放在溫水中浸10-12小時,再用少量草木拌種。播完用木板輕輕壓種子使之與土壤接觸,再用噴霧器向床面噴水1次,保持床上濕潤,提高出苗率。

溫濕度適宜,播后7-10天即能發(fā)芽出土。播種量:每100平方米苗床需500克,實際培育成壯苗數(shù)目為20-25萬株,足夠栽植12-15畝土地之用。一般每畝栽苗8000-9000株,密植可達10000-12000株。

扦插繁殖:從3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可扦插,以現(xiàn)蕾之前剪取插穗撲插的成活率較高。扦插時選符合要求的健壯分枝、側(cè)莖,截取15-20厘米長的小段,將插條的1/3-l/2插入床土中,株行距為2厘米×5厘米。

插后及時澆水,頂部用草簾或塑料薄膜覆蓋起來,夜間保溫,中午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待長出新芽時適當通風透光,逐步鍛煉幼苗對外界的適應(yīng)性,形成根系發(fā)達、莖葉健壯、色澤正常的壯苗。此外壓條雖然也能繁殖,但只限于選種工作中為保留優(yōu)良單株時應(yīng)用,不適合大面積栽培生產(chǎn)。

春季栽種,每栽植1畝甜葉菊,約需育苗10-20平方米。播種前搓去冠毛,置清水中浸泡一夜。撒種時,苗床先灌足水,待水下滲后,將種子均勻地灑在苗床上,然后用細沙或細土覆蓋種子,以種子半露半埋為度。

最后用竹簽做拱,用地膜將苗床蓋嚴實。一般5-6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注意煉苗。當苗長到5-6對真葉時,溫度在15℃以上時即可移栽。一般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移栽時澆足定根水。

甜葉菊的養(yǎng)護管理

田間管理:用磷鉀肥做基肥,氮肥做追肥用。第一次追肥在苗成活后5-10天,每畝用尿素10千克,在生長旺盛期,第二次追肥20-25千克,第三次追肥在采收后進行,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以后,除草和采收一次追肥一次。 

采收留種:葉片中甜菊甘的含量以現(xiàn)蕾期最高,葉片的風干率也最高。只要有30%-40%的植株現(xiàn)蕾時,即可以作為收獲時期。收獲時在離地面約20厘米處剪下枝干,并注意每株留下1-2個帶葉的分枝,以利于植株的生長。收后立即脫葉攤曬,力爭當日曬干,以免變黑。

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人工烘烤,質(zhì)量更佳。甜葉菊喜光照在每天10個小時左右,在植株長到40-60厘米時,加罩遮光,這樣連續(xù)10天左右,種子即可成熟。甜葉菊是宿根性作物,能耐低溫越冬,來年春天,將田間老根挖出,即可直接栽植于田間。

越冬管理:成活的甜苗越冬時必須采取防凍措施,掌握在溫度下降到15℃時覆蓋薄膜進行保溫,如遇寒流,則在夜間覆蓋草簾等,以免凍傷死苗,氣溫回升后利用晴好天氣適時除草補水補肥。春插苗為防溫度低,也要進行薄膜覆蓋,以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