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一經開播就好評如潮,但是劇中男女主角的戲份少之又少,網友調侃,這是唯一一部女主角二十多集沒出場都不覺得奇怪的劇。在極少數的男女主同框鏡頭下,有一場梅長蘇與霓凰郡主賞梅的橋段,當時霓凰郡主并不知曉梅長蘇就是自己的林殊哥哥,一本正經與梅長蘇談論正事時,梅長蘇卻被霓凰郡主頭上的一片梅花花瓣吸引,情難自控的做出“越距之事”,抬手將那片花瓣摘下,引得霓凰郡主心生疑慮。小編想,那時的梅長蘇一定愛極了霓凰郡主,所以才會有此舉動吧。

花語

凌霜斗雪、迎春開放、風骨俊傲、不趨榮利、堅強、忠貞、高雅。

梅花的形態特征

梅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于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于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鐘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于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8月)。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制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制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花的社會地位

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中國南京、無錫、蘇州、泰州、武漢、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10個城市,已將梅花定為市花。許多專家及民眾還積極推祟梅花為國花。

觀梅勝地

鄢陵梅花:鄢陵縣位于豫東黃河沖積平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試驗場,尤以臘梅最負盛名。據《鄢陵縣志》載,這里栽培臘梅已有千余年歷史,北宋時,就成了貢品,被皇帝稱之為“天下第一花”。此后,便有了“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美譽。

超山梅花:超山位于浙江余杭縣內,風光旖旎,植梅名聞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國內外游人。超山北坡方圓數里,盡是梅林。梅開時節,雪海香濤,蔚成奇觀。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一唐一宋,尤為名貴。超山賞梅以“宋梅亭”和“浮香閣”的山坡處為最佳,游人可以盡情領略“不知何處香,但見四山白”的景象。

靈峰梅花:靈峰位于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并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古老的“靈峰探梅”又露出新的風姿。近幾年來,經過重新布局建設,景區植梅已達6000余株,品種50多個,已成為西湖最大的賞梅勝地。

鄧尉梅花:江蘇吳縣鄧尉山在蘇州城西南30公里處,崇山前抱,太湖后繞,地勢十分幽深。梅開時節,香雪十里,疑如積雪,故有“十里香雪”之稱。鄧尉山最佳賞梅處,應是半山腰的“梅花亭”,舉目環顧,山上山下,彌漫數十里,浪擁雪堆,芬芳彌漫,真是“遙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頃”。日前,鄧尉梅林在方圓近十里的景區內植梅數十萬株,也有“鄧尉梅花甲天下”之譽。

梅園梅花:無錫梅園,背依龍山,面向太湖,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形高低,結合梅樹的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名品薈萃。園內還有天心臺、香雪海、寶塔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是較為典型的江南園林式賞梅景點。梅開時節,競相吐艷,白玉如雪,紅暈似杏,猶如置身于“若無香風吹,疑是白云繞”的玉澤香國之中。

梅花山梅花:梅花山位于南京市鐘山南,這里依山栽植有梅花1.5萬余株,品種有220多個,有“梅花世界”之稱。梅花山上建有“觀梅軒”,登軒觀梅,梅山梅花盡收眼底。梅花山以品種奇特著稱,“朱砂梅”滿枝緋紅,“玉蝶梅”素靜雅潔,“宮粉梅”著花繁茂,“龍游梅”舒展飄逸,還有“蹩腳晚秋”、“七星梅”和“半重瓣跳枝”等梅花上品。

淀山梅花:青浦淀山湖梅園是上海最大的賞梅勝地,占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達40多個,其中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古梅。近年來,經園藝家悉心培植,長勢越來越旺盛,每年吸引不少游人。園內四周是一組江南仿古建筑,配以奇花異卉,古樹秀竹。縱觀梅園,白雪紅蕾,暗香浮動,呈現一派“素艷乍開株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瓏”的境趣。

磨山梅花:武漢磨山梅園位于武漢市東郊的東湖磨山,又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并建有自己的梅花種植基地。磨山梅園環嶺臨湖,環境幽靜,風光別致,占地500多畝,有梅樹、梅花盆景3萬余株,品種200多個,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賞梅勝地。磨山梅園依地形而置,或疏或密,或迎風,或照水,井然有致,瀟灑得趣。

羅崗梅花: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于廣州市區30多公里外的東郊。這里四面環山迭翠,中央谷地橫亙十余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后,梅花盛開,百枝凝雪,千樹妍唱,爭奇斗艷,香浮數里。景區內還有“羅峰寺”、“羅崗湖”、“玉巖書院”等名勝古跡及“玉璽遠眺”、“玉屏石勝境”。

梅嶺梅花:韶關梅嶺位于廣東和江西的交界處,此處有梅花1000多畝。每逢2月上旬,正是滿山梅花凌霜傲放之時,可賞梅之千般風姿,可品梅之萬種情韻,那樹樹紅梅撩撥得古今多少文人騷客心海漲潮,留下幾多諸如“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紅雨熟紅梅”(蘇軾《題嶺上紅梅》)的名詩佳句傳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