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娜娜一直是時尚和可愛的代名詞,一片紅掌花田也能讓可愛的娜娜玩心大起,在花田外各種擺POSE照相,可愛至極。

紅掌的花語

紅掌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大展宏圖、熱情、熱血。所以常被用來制作開業花籃。

花燭,平時多被稱為紅掌,是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花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節短;葉自基部生出,綠色,革質,全緣,長圓狀心形或卵心形。葉柄細長,佛焰苞平出,革質并有蠟質光澤,橙紅色或猩紅色;肉穗花序黃色,可常年開花不斷。

花燭原產于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等熱帶雨林區。常附生在樹上,有時附生在巖石上或直接生長在地上,性喜溫暖、潮濕、半陰的環境,忌陽光直射。

花燭花姿奇特美妍。花期持久,適合盆栽、切花或庭園蔭蔽處叢植美化。

紅掌的形態特征

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節短;葉自基部生出,綠色,革質,全緣,長圓狀心形或卵心形,葉柄細長。

佛焰苞平出,卵心形,革質并有蠟質光澤,橙紅色或猩紅色;肉穗花序長5-7厘米,黃色,可常年開花不斷。

紅掌的產地生境

花燭原產于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等熱帶雨林區。常附生在樹上,有時附生在巖石上或直接生長在地上。原產于南美洲熱帶雨林潮濕、半陰的溝谷地帶,通過引種改良和用光、溫、水調節系統的大棚栽培,歐洲、亞洲、非洲皆有廣泛栽培。

紅掌的生長習性

花燭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半陰的環境,怕干旱和強光暴曬,適宜生長晝溫為26-32℃,夜溫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可忍受的低溫為14℃。

紅掌的光照要求

花燭是按照“葉→花→葉→花”的循環生長的。花序是在每片葉的腋中形成的。這就導致了花與葉的產量相同,產量的差別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植株所產生的同化物也很少;當光照過強時,植株的部分葉片就會變暖,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因此,光照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花燭產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后期的產品質量。為防止花苞變色或灼傷,必須有遮陰保護。

溫室內花燭光照的獲得可通過活動遮光網來調控。在晴天時遮掉75%的光照,溫室最理想的光照是20000Lux左右,最大光照強度不可長期超過25000Lux,早晨、傍晚或陰雨天則不用遮光。然而,花燭在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各有差異。如營養生長階段(平時摘去花蕾)時光照要求較高,可適當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長;開花期間對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動遮光網調至10000Lux至15000Lux,以防止花苞變色,影響觀賞。

紅掌的水分要求

花燭屬于對鹽分較敏感的花卉品種,因此,應盡量把基質pH值控制在5.2-6.1之間,最適花燭生長。如果pH值過小,花莖變短,就會降低觀賞價值。自來水適宜栽植花燭,但價格貴;天然雨水是花燭栽培中最好的水源。

盆栽花燭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由于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質中分布較淺,不耐干旱,栽后應每天噴2-3次水,要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促使其早發多抽新根,并注意盆面基質的干濕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長快,需水量較多,水分供應必須充足;開花期應適當減少澆水,增施磷、鉀肥,以促開花。然而,規模化栽培花燭成功的關鍵是保持相對高的空氣濕度。尤其在高溫季節,可通過噴淋系統、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濕度。但要注意傍晚不要噴霧葉面,一定要保證花燭葉面夜間沒有水珠,以避免高溫灼傷葉片,出現焦葉、花苞致畸、褪色現象。

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干濕交替進行,切莫在植株發生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澆水,這樣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在高溫季節通常2-3天澆水一次,中午還要利用噴淋系統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濕度。寒冷季節澆水應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前進行,以免凍傷根系。

紅掌的病蟲防治

花燭的病害主要有細菌性枯萎病、根腐病、葉斑病等。其中細菌性枯萎病具毀滅性,是重點防治對象。該病多在葉與花上開始發生,感病癥狀為中間棕色周邊發黃的斑點,從正常到被感染過程中的組織可見水漬狀斑點。枯萎病的傳播和造成危害的速度很快,侵染對象以葉片為主,當感染程度加大成為系統性侵害時,則殺死整個植株。目前還沒有有效藥物可用以治療細菌性枯萎病。因而一旦發病,就必須采取堅決措施徹底銷毀病株及附近植株,并對其余植株采取極嚴格的防疫措施。

花燭的根腐病和葉斑病多為真菌感染,使用殺真菌劑可獲較好的防治效果,結合精細的水肥管理一般可使染病植株恢復健壯生長。

紅掌的主要價值

花燭花葉俱美,花期長、為優質的切花材料。用紅色花燭為主材,配上小菊、霞草、艷山姜、變葉木瓶插,有著濃厚的江南鄉惰。若以花燭為主花,籃插,配以文心蘭、報歲蘭、百合、天門冬,是一份精美無比的節日禮物。可以吸收人體排出的廢氣(氨氣、丙酮),也可以吸收裝修殘留的各種有害氣體(甲醛等),同時可以保持空氣濕潤,避免人體的鼻粘膜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