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纓花(學名: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豆科、朱纓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擴展,小枝褐色,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宿存。頭狀花序腋生,有花約25-40朵,總花梗長1-3.5厘米;花萼綠色;花冠淡紫紅色,頂端裂片無毛;朱纓花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奔放、豪邁、喜慶。

雄蕊突露于花冠之外,雄蕊白色,管口內有鉆狀附屬體,上部離生的花絲深紅色。莢果線狀倒披針形,暗棕色,成熟時由頂至基部沿縫線開裂,果瓣外反;種子長圓形,棕色?;ㄆ?-9月;果期10-11月。中國臺灣、福建、廣東有引種,栽培供觀賞。原產南美,現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有栽培?;O美麗。

形態特征:朱纓花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朱纓花托葉卵狀披針形,宿存。二回羽狀復葉,總葉柄長1-2.5厘米;羽片1對,長8-13厘米;

小葉7-9對,斜披針形,長2-4厘米,寬7-15毫米,中上部的小葉較大,下部的較小,先端鈍而具小尖頭,基部偏斜,邊緣被疏柔毛;中脈略偏上緣;小葉柄長僅1毫米。

朱纓花的頭狀花序腋生,直徑約3厘米(連花絲),有花約25-40朵,總花梗長1-3.5厘米;花萼鐘狀,長約2毫米,綠色;花冠管長3.5-5毫米,淡紫紅色,頂端具5裂片,裂片反折,長約3毫米,無毛;

雄蕊突露于花冠之外,非常顯著,雄蕊管長約6毫米,白色,管口內有鉆狀附屬體,上部離生的花絲長約2厘米,深紅色。朱纓花的花期8-9月。朱纓花的果期10-11月。

生長習性:朱纓花為熱帶花卉,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要求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朱纓花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朱纓花的栽培技術:幼株需水較多,生長期要注意灌水。盆栽較容易出現干旱缺水,葉片呈凋萎狀,應注意補水。施肥可用天然有機肥或復合肥,每月施用一次,花期多施磷,鉀肥。栽培處日照需充足,隱蔽處開花不良。

幼樹主干高達2米以上時,可進行定干修剪。選上下錯落的3個側枝作為主枝,用它來擴大樹冠。冬季對3個主枝短截,在各主枝上培養幾個側枝,彼此互相錯落分部,各占一定空間。當樹冠擴展過遠,下部出現光禿現象時,要及時回縮換頭,剪除枯死枝。

扦插繁殖:朱纓花一般采用扦插繁殖,可在春季剪取20厘米長的健壯枝條進行扦插,插床溫度需保持在15~28℃。扦插的插穗宜剪未老化而組織充實的1~2年生枝條,每段約15~500px,插在濕潤的沙床中,遮陽或全光照噴霧均可。

播種繁殖:10月采種,種子干藏至翌年春播種,播前用60℃熱水浸種,每天換水1次,第三天取出保濕催芽1周,播后5~7天發芽。育苗期及時修剪側枝,保證主干通直。移植宜在芽萌動前進行,但移植大樹時應設支架,以防被風刮倒。冬季于樹干周圍開溝施肥1次。

朱纓花的園林用途

花美麗而略有香味,花期長,生長快,為良好的觀賞及蜜源植物,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木材堅硬,可作農具;樹皮含單寧;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葉和幼果可食。

應用花美,形似絨球,清香襲人;葉奇,日落而合,日出而開,給人以友好之象征?;ㄈ~清奇,綠蔭如傘,植于堂前供觀賞。作綠蔭樹、行道樹,或栽植于庭園水池畔等,都是極好的。

朱纓花花色艷麗,是優良的觀花樹種,適宜在園林綠地中栽植。朱纓花葉色亮綠,花色鮮紅又似絨球狀,甚是可愛,是一種觀賞價值較高的花灌木,且有許多園藝觀花品種。

可行盆栽、公園綠化布置,在上海地區溫室內長勢良好。樹形姿勢優美,葉形雅致,盛夏絨花滿樹,有色有香,能形成輕柔舒暢的氣氛,宜作庭蔭樹、行道樹,種植于林緣、房前、草坪、山坡等地。

是行道樹、庭蔭樹、四旁綠化和庭園點綴的觀賞佳樹。合歡樹冠開闊,入夏綠蔭清幽,羽狀復葉晝開夜合,十分清奇,夏日粉紅色絨花吐艷,十分美麗,適用于池畔、水濱、河岸和溪旁等處散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