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旋花為多年生草本,近無毛。根狀莖橫走。莖平臥或纏繞,有棱。蒴果球形或圓錐狀;種子橢圓形。田旋花花期5~8月,果期7~9月。全草入藥,性味:辛、溫、有毒;主治:祛風止癢;止痛。

主風濕痹痛;牙痛;神經性皮炎等癥。田旋花原產于歐洲南部,多年生根蘗雜草,喜潮濕肥沃的黑色土壤,可通過根莖和種子繁殖、傳播。生于耕地及荒坡草地、村邊路旁。

形態特征:田旋花為多年生草質藤本,近無毛。根狀莖橫走。莖平臥或纏繞,有棱。葉柄長1~2厘米;葉片戟形或箭形,長2.5~6厘米,寬1~3.5厘米,全緣或3裂,先端近圓或微尖,有小突尖頭;中裂片卵狀橢圓形 、狹三角形、披針狀橢圓形或線性;側裂片開展或呈耳形。

花1~3朵腋生;花梗細弱;苞片線性,與萼遠離;萼片倒卵狀圓形,無毛或被疏毛;緣膜質;花冠漏斗形,粉紅色、白色,長約2厘米,外面有柔毛,褶上無毛,有不明顯的5淺裂;雄蕊的花絲基部腫大,有小鱗毛;子房2室,有毛,柱頭2,狹長。蒴果球形或圓錐狀,無毛;種子橢圓形,無毛。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長習性:田旋花生于耕地及荒坡草地、村邊路旁。多年生根蘗雜草,喜潮濕肥沃的黑色土壤,常生長于農田內外、荒地、草地、路旁溝邊,枝多葉茂,相互纏繞,根平伸或斜行在50~60厘米的土壤中,于夏、秋間在近地面的根上產生新的越冬芽,5-8月開花,8-9月成熟。

田旋花的繁殖方式:田旋花可通過根莖和種子繁殖、傳播。種子可由鳥類和哺乳動物取食進行遠距離傳播。

田旋花的作用用途

應用價值:田旋花在結果前全株質地柔軟,結果后莖變租老。整個生長季莖葉比為1:1.08、干鮮比1:4.2。蛋白質含量較高,粗纖維低,氨基酸含量也較全面,均衡。綜合評價,田旋花為低等飼用植物。綿羊,駱駝、甚至牛、馬在枯黃后都采食。秋季調制干草或做青貯,鮮嫩時發酵后喂豬均可節省精料。

田旋花的植物危害:田旋花別名田野旋花、小喇叭花,屬旋花科,根蘗雜草,莖蔓生,下部多枝;地下具白色橫走根。葉互生,有柄;葉片卵狀長橢圓形或戟形,具星毛。花腋生,具細長梗,花冠紅色。

喜潮濕肥沃的黑色土壤,枝多葉茂,相互纏繞,根平伸或斜行在50~60厘米的土壤中,于夏、秋間在近地面的根上產生新的越冬芽。田旋花對玉米、大豆、小麥等為害較重。大發生時成片生長,密被地面,纏繞向上,強烈抑制作物生長,造成作物倒狀。

侵害植物:對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果樹等有危害。在大發生時,常成片生長,密被地面,纏繞向上,強烈抑制作物生長,造成作物倒伏。它還是小地老虎第一代幼蟲的寄主。

傳播途徑:可通過根莖和種子繁殖、傳播。種子可由鳥類和哺乳動物取食進行遠距離傳播。

檢疫與防治:檢疫:產地調查:在田旋花生長期,根據其形態特征進行鑒別。室內檢驗 (目檢):對調運的旱作種子進行抽樣檢查,每個樣品不少于1公斤, 按照田旋花種子特征鑒別,計算混雜率。防治:在田旋花發生地區,應調換沒有田旋花混雜的種子播種。 有田旋花發生的地方,可在開花時將它銷毀,連續進行2~3年,即可根除。

藥材形狀:田旋花全世界草多皺縮卷曲成團狀,根莖細長,具段根。莖細圓柱形,具棱角及條紋,上部被疏毛。葉到生,多卷曲呀脫落,完整者展平后呈三角狀卵形,狼狀長圓形或狹披針形,長2.8~7厘米,寬0.4~3厘米。

先端鈍圓,具小尖頭,基部戟形、心形或箭形,全緣;葉柄長1~2毫米。花序腋生,花1~3朵;花冠寬漏斗狀,白色或粉紅色,花梗細弱,長3~8厘米。蒴果球形。種子4顆,黑褐色。氣微,味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