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紅景天(學(xué)名:Rhodiola kirilowii (Regel) Maxim.),,別名獅子七、大株紅景天、獅子草、九頭獅子七、澀疙疸;藏名譯音嘎都爾、蘇羅瑪布,為景天科景天屬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植物。根粗,直立。產(chǎn)中國西藏、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山西、河北。生于海拔2000-5600米的山地多石草地上或石坡上。緬甸也有。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直立。根頸直徑1.5cm,先端被三角形鱗片。花莖少數(shù),高15-60cm,少數(shù)可達90cm,直徑4-6mm,葉密生。葉互生,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6cm,寬2-5mm,先端急尖,邊緣有疏鋸齒,或有時全緣,無柄。

花序傘房狀,有多花,寬7-10cm;雌雄異株;萼片5或4,三角形,長2-2.5mm,先端急尖;花瓣5或4枚,綠黃色,倒披針形,長3-4mm,寬0.8mm;雄花中雄蕊10或8,與花瓣同長或稍超出,花絲、花藥黃色;

鱗片5或4,近正方形或長方形,長0.8mm,先端鈍或有微缺;心皮5或4,直立。蓇葖披針形,長7-8mm,有短而外彎的喙;種子長圓狀披針形,長1.5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習(xí)性:原產(chǎn)地狹葉紅景天生長在海拔3000-4500m的雪域高原,生長環(huán)境高寒、低氧、紫外線照射強烈,其內(nèi)含活性成份種類多,且含量較高。由于狹葉紅景天喜冷涼而干燥的氣候條件,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

狹葉紅景天的繁殖方式

播種:播種要及時種子陰干后要及時播種,防止發(fā)生種子開口出芽,播種時出現(xiàn)人為的傷芽現(xiàn)象,影響出苗。因為狹葉紅景天種子特別細小(千粒質(zhì)量0.3g左右)播種時需按一定比例加入(如:1:100或1:150)細火山沙或細河沙攪拌均勻后,每畝育苗田用種量再分成5-10等份,均勻撒播在床面上,每667m2播種量為0.5kg左右。

遮陽保濕:覆土0.3cm左右,略加鎮(zhèn)壓,及時苫上稻草、遮陽網(wǎng),遮陽保濕。鋪蓋稻草要均勻,鋪蓋稻草后要及時澆一遍透水,保持土壤墑情。

種子的保存及處理: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時將地上部分割取晾干,碾壓后除去雜質(zhì),取出種子貯藏待用。于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待土地解凍后,在整好的畦面上進行撒播,紅景天的種子小,千粒重只有0.3g左右,播種前應(yīng)對種子進行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放入5000倍濃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時,再將種子撈出,放入清水中浸泡沖洗30分鐘后撈出進行陰干(種子陰干處理時切忌種子鋪放過厚、不通風(fēng)造成提早出芽)。

種子陰干后裝入布袋內(nèi),室內(nèi)室溫存放,保持種子表皮不干為原則,采用此法處理種子出苗率可達80%以上,而且出苗快、出苗齊、幼苗生長健狀(4-6天可出齊苗)。

狹葉紅景天的栽培技術(shù)

選地:狹葉紅景天生長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含量高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因此育苗地應(yīng)選擇土質(zhì)肥沃疏松、離水源較近的地塊。

(移栽種植地盡量選擇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略多的緩坡地,低洼易澇、粘重土及鹽堿地不宜栽種)。林區(qū)山地可利用東、西坡向的山地、荒地栽培,也可利用土質(zhì)較好的參后地或有適當(dāng)遮蔭條件的地塊育苗。

施肥:選地后,配合整地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1500-2000kg,復(fù)合肥20-30kg,3000-6000倍96%惡霉靈(或1000倍30%百禾源惡霉靈)細致噴灑苗床土壤,每平方m噴灑藥液3g。

然后土地深翻30cm,將土耙細,整平,做成平畦或高畦,畦寬100-120cm,畦高25-35cm,山坡地或易干旱地可適當(dāng)降低畦面高度或做半畦備用。

田間管理:及時撤除覆蓋物用種子繁殖的苗木,當(dāng)年生長較弱,播種出苗后及時撤除稻草及遮陽網(wǎng)。在出苗達到50%左右選擇晴天早晚撤除稻草,10天左右應(yīng)及時遮陽網(wǎng)進行煉苗。

松土除草:當(dāng)幼苗出土20天左右,開始松土除草,保持畦面濕潤無雜草,松土易淺,以免傷根。狹葉紅景天喜干燥,怕潮濕,但幼苗因根系淺不發(fā)達怕旱應(yīng)保持床面濕潤、通風(fēng)。

在幼苗生長出3-4片真葉時配合除草進行間苗,苗間距保持在2cm左右,間苗有利于培育壯苗杜絕隔代苗、子孫苗,便于生產(chǎn)管理,而且苗整齊、長勢好、成苗率高。狹葉紅景天幼苗一個生長季大約需要人工除草6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