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為百合科十二卷屬多肉植物,原產于非洲南部,植株低矮無莖,葉片肉質直立,往兩側直向伸長,稍向內彎,對生,排列于兩方,呈扇形,頂部略凹陷,呈截面狀,看起就好像有人用刀子切過一樣。
形態特征:玉扇的植株低矮無莖,葉片肉質直立,往兩側直向伸長,稍向內彎,對生,排列于兩方,呈扇形,頂部略凹陷,呈截面狀,看起就好像有人用刀子切過一樣。
表面粗糙,綠色至暗綠褐色,有小疣狀突起,新葉的截面部分透明,呈灰白色肉質葉排成兩列呈扇形,葉片直立,稍向內彎,頂部略凹陷,有些品種葉片截面上還有灰白色透明狀花紋。
其園藝品種玉扇錦葉子上有黃色或粉紅色斑紋,更為美麗。于原產地時,葉片會埋于土中,只露出葉片先端,通稱為“窗”的透明部份,來接受光線,以渡過嚴苛的氣候及避免動物的啃食。
但因為氣候濕熱,栽培時會讓葉片露出土面來觀賞。不同品種的葉片截面上,會出現各種不同,呈透明狀的花紋。花紋大多為白色,綠色的花紋十分珍貴。
生長習性:玉扇性喜溫暖干燥和充足而柔和的光線。耐干旱和半陰,忌潮濕,不耐寒,也不耐高溫和強光直射。
夏季高溫時,植株會呈現休眠狀態,此時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滯,可放在通風涼爽處,給予適當遮陰,減少澆水次數和數量,可防止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
冬季要放置于光線充足的溫暖之地,10℃以上可繼續澆水,使植株正常生長。如溫度5℃左右時,生長會遲緩,需控制澆水(約一個月2~3次),為了讓傍晚時,盆土表面能干燥些,最好于晴天的中午,用噴霧器輕噴表面,使其濕潤即可,避免因夜晚低溫,而凍傷植株。
春、秋季節是植株生長的旺盛期,水份需求較多,可待盆土表面干燥后,再給于充足水分,保持盆土微濕而不積水,約10天至15天可施用均衡氮磷鉀配方花肥(20:20:20),2000~2500倍的薄液肥當水澆,提供生育期所需的養分。需放置于光線明亮充足的通風處,才能保持植株低矮不徒長,并使“窗”的紋理更加鮮明亮麗。
玉扇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玉扇的繁殖可結合換盆進行分株,將母株旁生的幼株取下,晾2-3天后栽種,栽后第2天可噴些水。
葉插繁殖:生長季節剪取半木質化的基部健壯肉質葉,晾2-3天后,插入沙土或蛭石中,保持微潮,在20℃-25℃的條件下,3~4周生根。
根插繁殖:結合秋季換盆進行,將健壯的根從植株基部掰下后仍埋在土中,露出土面約1厘米,頂部就會萌芽,長成新株;還可將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的植株稍稍從土中拔起,在根頸下1厘米處全部切斷,將植株翻過來晾干傷口后另行栽種,剩下的根仍留在土中,也會發芽。
播種繁殖:種子成熟后隨采隨播,播后盆面覆蓋玻璃保濕,7~10天出苗。播種后及苗期都要采取“洇灌”方法澆水,避免澆水將種子沖出、小苗沖倒。
玉扇的養殖方法:保持盆土濕潤不積水,以免造成爛根。喜空氣濕潤環境,生長期可經常向植株噴霧,但水珠不宜長時間滯留在葉面上,尤其是植株的中心生長點部分,否則會引起腐爛。
還可用透明無色的飲料瓶將植株罩起來養護,以增加空氣濕度,使葉片肥厚,色澤靚麗,“窗”透明度高,花紋清晰,突出品種特點。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液肥,夏季高溫時植株呈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可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
避免烈日暴曬,減少澆水,不施肥,將罩植株的飲料瓶去掉,以防因悶熱潮濕、水肥過大引起植株腐爛。冬季給予充足陽光,10℃以上可繼續澆水,使植株正常生長;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甚至短期0℃低溫。
每年春季或秋季換盆1次,換盆時將爛根剪掉,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可用腐葉土摻蛭石及少量骨粉等配制。也可用赤玉土等材料種植,效果很好,但成本較高,宜種植精品玉扇。由于玉扇根系發達,應用較深的花盆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