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葉帶有茶香,味辛辣、微苦,常被使用在烹飪上,也可用來泡花草茶喝。常綠灌木,古代認為迷迭香能增強記憶,提神,調理貧血,可祛斑,減少皺紋強化肝及心臟功能。

目前公認的最具備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迷迭香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為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熊果酸、迷迭香酸等成分。迷迭香也常常被擺放在室內來凈化空氣。

迷迭香為常綠灌木,株直立,葉灰綠、狹細尖狀,葉片發散松樹香味,自古即被視為可增強記憶的藥草。春夏開淡藍色小花。迷迭香原產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常綠的灌木,夏天會開出藍色的小花,看起來好像小水滴般。

所以rosmarin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海中之露」的意思。而迷迭香也有象征忠誠的意思,因此在歐洲的婚禮中也常見新娘子以迷失香作為配飾,向世人昭告她對愛情的此情不渝。

形態特征:迷迭香常綠小灌木,高約1~2米,有纖弱、灰白色的分枝,全株具香氣。葉對生,無柄;葉片線形,革質,長約3.4厘米,寬約2~4毫米,上面暗綠色,平滑,下面灰色,被毛茸,有鱗腺,葉緣反轉,下面主脈明顯。

花輪生于葉腋,紫紅色,唇形;萼鐘狀,2唇形,有粉毛;花冠2唇,筒部短,喉部廣闊,上唇2瓣,下唇3裂,大型,凹面有紫點;雄蕊僅前方1對發育;子房2室,花柱微超出上唇外側。小堅果4,平滑,卵球形。花期4~6月。 

生長習性:迷迭香性喜溫暖氣候,但臺灣平地高溫期生長緩慢,冬季沒有寒流的氣溫較適合它的生長,水分供應方面由于迷迭香葉片本身就屬于革質,較能耐旱,因此栽種的土壤以富含砂質使能排水良好較有利于生長發育,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長緩慢,這也意味著它的再生能力不強。

喜日照充足、涼溫干燥的環境,生長適溫:10-25度,較耐旱,夏季略遮蔭,并放置通風處,適宜載植于富含沙質,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可用扦插、播種繁殖,(種子繁育出的種苗品質差,夏季易生痛蟲差)。迷迭香因其生長緩慢,所以修剪不能過分,修剪以枝條長度一半為限,收獲后不如不立即使用,應迅速烘干,以免香氣逸失。

迷迭香的養殖方法

注意事項:迷迭香擁有增強記憶力的強大高效,這一點是迷迭香成為許多應考生的最愛,但是要注意的是迷迭香也是一味中草藥,“逢藥三分毒”,要想要有一個好成績關鍵還是依靠平時的學習。

可不要在臨考前臨時抱佛腳大量的使用迷迭香,要是不小心使用了過多的迷迭香導致藥物中毒的話可不好,可不要美好的回憶留不止,反而留下了不好的回憶。

如何澆水才算恰當呢?這要從實際出發,靈活掌握,不可死搬硬套。這個“實際”所含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一看季節和氣溫:春、秋兩季,當太陽不太強烈,氣溫也不太高時,有些花可每天澆一次水,也有些花可隔一、二天澆一次水(晚上或早上澆水,小石榴可中午澆水)。主要看盆泥干濕度而定,盆泥干白了就應適當澆水,其原則一般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日本海棠,四季海棠、仙人掌類等例外)。

盛夏高溫期,水分消耗最多,應每天傍晚或早上澆足水,澆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菊花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蘭花、龜背竹、君子蘭、倒掛金鐘、杜鵑、茶花、茶梅等最好晴天每日噴霧兩次。

冬季,尤其是嚴冬,大部分花木都進入休眠期。這期間應嚴格控制澆水,如日本海棠、四季海棠、米蘭、發財樹、變葉木、白玉蘭等,只要泥土有潮氣即可,千萬不可常澆水、多澆水,否則會加速其死亡。只要能控制澆水、適當保溫,就能度過嚴冬。

二看花盆的種類:盆栽的種類、大小不同,澆水的次數和份量也應不同。一般來說,泥盆通透性最好,水分蒸發最快,澆水不僅要勤,而且要相對多,才能保持泥土濕潤。與此相反,瓷盆、釉盆、塑盆,因通透性不佳,盆內水分蒸發相對慢。

若澆水又勤又多,極易使植株爛根死亡。用這類盆栽的花木,什么情況下可以澆水呢?你可以用小棒撬開泥土觀察,若下面泥土沒多少潮氣了,就可在盆沿四周慢慢澆些水。如果發現盆土過濕,應暫緩澆水。 

三看花卉種類: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特性,要求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有的花喜陽,有的適蔭,有的愛潮濕,有的宜干燥一些,也有的怕冷,有的卻忌熱,必須區別對待。像仙人掌類植物、日本海棠、君子蘭、四季海棠、蘭花、文竹、令箭荷花、盆石榴、梅、桂花等。平時宜適當偏于一點,切忌澆水過勤過多。

日本海棠澆水若稍多一點,便易爛根死亡。當盆土干了時,只能在盆沿邊徐徐澆點水,讓水分慢慢從四周滲透到根部。如向其根部直接澆水或淋雨時間較長,都易爛根。菊花、香雪蘭、朱頂紅、吊蘭、青蛙海棠、竹節海棠、干日紫,八月菊、五色梅、六月雪、黃楊等,在生長季節可多澆點水。 

四看生長期:花卉植物生長期不同,所需水分的多少也有區別。大部分花卉的生長期在春、夏、秋三季,尤其是春秋季,但也有些花卉的生長期在秋冬季節。凡花卉在生長期內,消耗的水分都較多,這時應多澆些水(當然也要施肥),以滿足其生長需要。

在秋末到進人冬季,許多花卉植物都進入休眠期或處于休眠狀態,對這些花卉應嚴格控制澆水。而另有些花卉植物卻正值生長期,如倒掛金鐘、瓜葉菊、香雪蘭、仙客來、郁金香、風信子等等,這些花卉雖在冬季,但還在生長,中午需適當澆水或噴霧、因它們的休眠期在夏季。 

不同的花卉,澆水的方法和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適用水瓢澆、有的宜用水壺澆、還有的要求噴霧。如蘭草、倒掛金鐘、杜鵑、四季海棠、君子蘭等,特別是剛插下的花卉苗,更應每天噴霧二、三次。

以減少體內水分蒸發,促其成活。而象盆景石榴、五色梅、小葉女貞等在盛夏中午也可以澆水。總之,澆水方法多,一定要靈活掌握,從實際出發,做到適時適量。 

如何自制盆花土壤?

養花的培養土應該具備的條件:培養土是科學種花技術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它可以為多種花卉的健壯成長提供較理想的生育場所。培養土應具備的條件如下:疏松、肥沃,土壤容重小(應低于1),排水及透氣性強。

保水、保肥力強。含有花卉生育所必需的大量的營養元素及微量營養元素,且肥效長久。無病蟲害源,特別是用于珍貴花卉的繁殖和幼苗翻栽用土,在使用前應予消毒。 

怎樣自制種盆花的土壤?

要種好花,土壤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一般盆栽花卉對土壤的要求是:富含有機質,肥沃、疏松,排水透氣,保水保肥,無病蟲害,pH值適當等。種盆花的常見的土壤有園土、腐葉土、堆肥土、泥炭、塘泥、苔蘚等等。象腐葉土、泥炭等可用來直接栽種盆花。

但是,一般單獨使用某一種土壤時,肯定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之處,例如塘泥太重,泥炭缺乏營養等,所以一般栽種盆花,往往是把幾種土壤或其它基質混合在一起用來種花,這種人工調制的培養土,綜合了其中各種土壤或基質的優點,效果也就相當不錯。

由于多種原因,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各個地方對人工調制的培養土的配方并不一樣,對不同的花卉種類,也有不同的配方。在這里我們介紹一種配方:對于一般的草花,可以用5份的園土、3份的腐葉土和2份的河沙混合起來作為培養土;

對于一般的木本花卉,可以用5份的園土、4份的腐葉土和1份的河沙混合起來作為培養土。在這種配方中,園土和河沙比較容易得到,而對于腐葉土如果無法得到,可以自己來制作。

腐葉土的制作方法是:把樹葉搜集起來,堆上一層園土約10厘米厚,一層樹葉一層園土,層層堆積,經常澆水。若有可能,在樹葉與園土間再加上一層糞肥,在澆水時改用稀薄的人糞尿或泔水。

經過近一年的堆漚,樹葉腐爛成粉末,再經過翻混過篩,就成為良好的盆栽土壤。經過這種方法制成的腐葉土,含的腐殖質和養分多,疏松排水透氣,保水保肥,也可直接用來栽種盆花。 

家中無人時怎樣讓盆花不會缺水?

家庭養花不時會遇到主人出差使盆花無人澆水的問題。對于耐旱性強的花卉,有時一個星期不澆水也不成問題,而對于喜歡濕潤的花卉,有時需要每天都要澆一次水,遇到這種情況時怎么辦?下面介紹幾個可行的辦法:

第一、采用滴灌法:就是采用如同掛鹽水那樣的滴管裝置,將水滴入莖基部,使水滴不斷滲透擴散至土中被根系吸收,滴水的速度根據花木種類及大小加以調整,此方法較為先進,效果也較好,但必須有滴管裝置才可行。 

第二,采用毛細管作用法:就是采用燈芯或布條,一頭放在盆土上,另一頭放在裝滿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要高于盆土位置。這樣通過毛細管作用,水分就可不斷供應給盆土。

第三,采用罩塑料袋的方法:就是先把植物澆透水以后,再用塑料袋把整個植株罩起來,綁于盆上。因為有了塑料袋罩住,水汽就能保存在里面,如果在塑料布上形成水滴,水滴又能重新滴回盆土中,塑料袋能將濕氣保留達二至三個星期之久。

如果離家不到10天,只要讓塑料袋寬松地罩上植株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葉片不要與塑料布接觸,罩了塑料袋的花盆不要放在有直射陽光的地方。為了方便更有效,在套塑料袋時,先在盆邊的泥土上插上3~4根細棍,插上的細棍高度要高于植株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