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木為又名火焰樹、苞萼木。為紫葳科火焰樹屬常綠大喬木。陽性植物,需強光,生育適溫:23~30℃,生長快,原產于熱帶非洲,現廣泛栽培。有藥用價值以及較高的綠化觀賞價值。火燄木原產于熱帶非洲,現東南亞、夏威夷等地栽培普遍,中國臺灣地區栽培較多,華南地區有少量引種。適作庭園樹或行道樹。
形態特征:火焰木為常綠喬木,株高10—20米,樹干通直,灰白色,易分枝;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全緣,小葉具短柄, 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圓錐或總狀花序,頂生,花冠鐘形,紅色或橙紅色,單花長約10厘米,花期4—8月。果為蒴果,長橢圓形狀披針形,長約20厘米,種子具翅。
羽狀復葉對生,連葉柄長達45厘米;小葉13-17枚,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花大,聚成緊密的傘房式總狀花序;花萼佛焰苞狀,長5-10厘米;花冠鐘狀,一側膨大,長3-5厘米,直徑5-6厘米,橙紅色,中心黃色,有縱皺。
蒴果長圓狀棱形,果瓣赤褐色,近木質。種子有膜質翅。火焰木株高可達10公尺以上。葉對生,羽狀復葉,小葉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花頂生,圓錐花序,花自圓形花序外圍依次綻放,紅或橙紅,濃艷如火,花期春未至冬初,本省北部少見開花,愈往南部花期愈長。適作庭園樹或行道樹。
生長習性:熱帶樹種,生長快。耐熱、耐旱、耐濕、耐瘠、枝脆不耐風、易移植。栽培以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壤土為宜。火焰樹生性強健,喜光照;耐熱、耐干旱、耐水濕、耐瘠薄,但栽培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不耐風,風大枝條易折斷;但不耐寒,生長適溫23—30℃,10℃以上才能正常生長發育。
火焰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為保證栽培后能生長良好,應選擇日照充足的地塊,并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定植時施足基肥,在高溫及干旱期就注意給幼樹補充水分。
火焰樹對肥料需求不高,但在生長發育時也需適當補充肥料,以復合肥及有機肥為主。可根據土壤的肥力狀況,每年施肥3—5次,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則。火焰樹需較高溫度才能開花,在華南北部地區,由于溫度較低,不開花或開花較少。
火焰木的病害防治:立枯病立枯病主要在春季雨水多時發生,幼苗和成株均受危害。受害處產生暗褐色病斑,嚴重時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用無病新土移栽,使用的肥料一定要腐熟,絕不能用新鮮農家肥。及時清除病株。移栽前每平方米用40%甲醛50毫升對水6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或用70%五氯硝基苯酚按1∶30 的比例拌細土,撒于苗床土上。春栽小苗一星期后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每10天噴施一次,交替使用。
主要蟲害:火焰木主要蟲害有蚜蟲、尺蛾、黃夜蛾、盜盼夜蛾、大小地老虎及金龜子等。蚜蟲會影響植物生長,誘發煤污病;尺蛾、夜蛾以幼蟲食葉危害,嚴重時2至3天可吃光全部嫩梢;
地老虎和金龜子以幼蟲蛀食根系,地老虎主要危害扦插苗和幼苗,金龜子大、中、小苗均危害。防治蚜蟲可于萌芽前噴5%柴油乳劑或波美3至5度石硫合劑,殺死越冬成蟲和蟲卵。落花后噴第二次藥,秋季10月間噴第三次藥。
防治尺蛾、夜蛾幼蟲可用50%甲胺磷1500 倍液噴施,要治早、治小。地老虎和金龜子的幼蟲為地下害蟲,防治方法是加強苗圃管理,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冬季翻耕,將越冬幼蟲翻到地表凍死。用3%呋喃丹顆粒劑,按每畝2公斤用量,開溝施入10至20厘米深的土中。
火焰木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觀花植物,花色紅艷,株形美觀。可作景觀樹和庭院樹欣賞,花期較長。樹形十分優美,整株成塔形或傘形,葉形優雅,四季蔥翠美觀,花色艷麗,花量豐富,適合行道樹、庭院樹等。春夏開花,花開滿樹,色彩鮮紅,是一種相當好的觀賞樹土木種。
火焰木適應性強,耐修剪,喜萌發,作綠籬具有優勢。一般城市綠化的土壤較差,建筑垃圾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清除,火焰木在這種較差的環境中生長較好,自然抗逆性強,病蟲害也少。
只要勤于修剪,當年栽植的綠籬當年便可見效。火焰木也適合栽植于護坡之上等。據筆者觀察,任其自然發展的火焰木枝條一年可長至1.2米,兩年可長至2米左右,并開始著花掛果。
景區點綴:火焰木作為風景林地的配植,可以體現自然野趣。試想:在一片山坡前或一處怪石嶙峋的景區,我們猛然發現一大片如火如荼的火焰木展現在眼前,眼前將會為之一亮。
插花材料:火焰木耐修剪,主體枝干自然變化多端。火焰木的觀果期從秋到冬,果實愈來愈紅,如武漢東湖磨山盆景園每年展出的火焰木盆景,都會引來游客駐足流連。火焰木的果枝也是插花材料,特別是在秋冬兩季配置菊花、蠟梅等作傳統的藝術插花。
園林景觀:隆冬時節,北國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而南方的火焰花卻枝葉繁茂,亭亭如蓋,青翠欲滴,濃蔭匝地,枝葉之間,群花盛開,艷紅無比,如火如荼。遠遠望去,猶如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又似一片片天邊眩目的彩霞,十分壯觀。
仲春之際,火焰花落英繽紛,遍地殷紅,很容易讓人想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西宮南內多秋草,落紅滿階渾不掃”等古人的詩句。每每此時,周邊村寨的女孩總是相約結伴而來,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里撿拾花瓣。
作為飾物,那場面真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高大挺拔的綠樹,滿地鮮紅的花朵,窈窕美麗的傣家少女,五顏六色的描花紙傘,層次分明,色彩和諧,仿佛小提琴里流淌出的名曲,妙不可言,動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