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體被伸展的剛毛,稀無毛。莖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葉片輪廓披針形或狹卵形,羽狀分裂,裂片披針形。花單生于莖和分枝頂端,花蕾長圓狀倒卵形,下垂;萼片2,寬橢圓形;
花瓣4,圓形、橫向寬橢圓形或寬倒卵形,長2.5-4.5厘米,全緣,稀圓齒狀或頂端缺刻狀,紫紅色,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斑點。蒴果寬倒卵形,長1-2.2厘米,無毛,具不明顯的肋。
種子多數,腎狀長圓形,長約1毫米。花果期3-8月。虞美人原產歐洲,中國各地常見栽培,為觀賞植物。花和全株入藥,含多種生物堿,有鎮咳、止瀉、鎮痛、鎮靜等功效;種子含油40%以上。
生長習性:虞美人生長發育適溫5-25°C,春夏溫度高地區花期縮短,晝夜溫差大。夜間低溫有利于生長開花,在高海拔山區生長良好,花色更為艷麗。壽命3-5年。虞美人耐寒,怕暑熱,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不耐移栽,忌連作與積水。能自播。
虞美人的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虞美人不但花美,而且藥用價值高。入藥叫雛罌粟,有毒,有鎮咳、止痛、停瀉、催眠等作用,其種子可抗癌化瘤,延年益壽。 全草入藥,含有麗春堿、麗春分堿、罌粟酸;
果實含嗎啡、那可汀、蒂巴因等。性溫、味澀、有毒。 入藥部位:虞美人的花或全草。 性味歸經:苦,涼,入大腸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止痢。治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克。
園林用途:虞美人的花多彩多姿、頗為美觀,適用于花壇、花境栽植,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用作切花者,須在橢半放時剪下,立即浸入溫水中,防止乳汁外流過多。
否則花枝很快痿縮,花朵也不能全開。在公園中成片栽植,景色非常宜人。因為一株上花蕾很多,此謝彼開,可保持相當長的觀賞期。如分期播種,能從春季陸續開放到秋季。
虞美人的文化背景
傳說:相傳秦朝末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被漢軍圍于垓下。項羽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與寵妾虞姬夜飲。忽然聽到楚歌四起,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也感到大勢已去,含淚唱《和垓下歌》起舞,歌云:“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頸一橫,頓時血流如注,香銷玉殞。這就是戰國時期最為凄美悲壯的愛情故事之一“霸王別姬”,傳頌千百年來,一直令人唏噓不已。
后來,在虞姬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形狀象雞冠花,葉子對生,莖軟葉長,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嬌媚可愛。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于是就把這種草稱為“虞美人草”,其花稱作“虞美人”。
虞美人花朵上鮮艷的紅色,據說就是虞姬飛濺的鮮血染成。似乎虞姬死后仍在,她變成了虞美人草,年年在春末夏初這段時間開花,即使轉為草胎木質,依然執著,仍是那一份對霸王的堅貞與守候,還是像從前一樣終年不停地為霸王展顏巧笑、弄衣翩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