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星,原名為重瓣絲石竹,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屬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為常綠矮生小灌木,其株高約為65~70厘米,莖細皮滑,分枝甚多,葉片窄長,無柄,對生,葉色粉綠。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適宜于花壇、路邊和花籬栽植,也非常適合盆栽觀賞和盆景制作。初夏開花,花朵如豆,每朵5瓣,略有微香。別名破銅錢,可以作為藥用植物,也可作為玫瑰的配襯用戀人。

形態(tài)特征:滿天星,為常綠矮生小灌木, 每當初夏無數(shù)的花蕾集結于枝頭,花細如豆,每朵5瓣,潔白如云,略有微香,有如萬星閃耀,滿掛天邊。如果遠眺一瞥,又仿佛清晨云霧,傍晚霞煙,故又別名“霞草”。

主要根粗壯莖簇生多分枝。葉長圓狀披針形外至狹披針形長4~8厘米,寬5~12毫米,端尖,基部稍狹,微抱莖,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排列成錐圓狀。

花較小,密集。苞片卵形,膜質,先端銳尖。花梗長2~4毫米?;ㄝ噻姞睿L2~2.5毫米,萼齒5,卵狀三角形,邊緣膜質,有緣毛;花瓣5厘米,粉紅色或白色,倒卵形,長4~5.5毫米;雄蕊10,比花瓣長;子房橢圓形,花柱2厘米超出花瓣。蒴果卵狀球形比萼長,頂端4裂?;ㄆ?-7月。

生長習性: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中成長, 有較耐陰耐寒耐旱的特點。適于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松的壤土中生長。栽培土質以微堿性的石灰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當植株高度已有20厘米以上時,灌水量要酌量減少,稍干旱能促進開花,尤其開花后排水不良或長期淋雨,根部易腐爛。性喜溫暖,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10~25℃,以播種繁育為主。

滿天星花的病害防治:由于該品種生長快,大大縮短培育時間。生長季病蟲害少,在幼苗期如發(fā)現(xiàn)蚜蟲為害葉片,可使用一般敵敵畏800倍液殺滅。該品種適宜四季栽培,一般以春、秋、冬為主,夏季陰雨天帶土移栽-般不會死苗,成活率高。

滿天星主要有葉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莖腐病、萎縮病是滿天星的致命病害,定植前土壤要用甲醛溶液消毒;蟲害有蚜蟲、螨蟲和紅蜘蛛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或用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和殺滅菊酯1500倍液噴殺。

滿天星花的繁殖方式:滿天星以播種繁育為主。成分: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揮發(fā)油、香豆素。發(fā)芽適溫:15~20度。播種期:秋-早春 。生長適溫:10~25度。開花期:5~7月。育苗:選疏松土壤做床,于9月播種,稍覆細土,約10天發(fā)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

栽培:翌年春天帶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5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減少,稍干旱能促進開花。于5月中下旬開花,本種也可于11月份上凍前露地直播或于早春播種。

扦插繁殖為主。春季進行硬枝扦插,剪取上年的成熟枝條10~15厘米長,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節(jié)可采用嫩枝扦插,選取當年頂端嫩枝扦插,插后2~3周生根。每年春季換盆時,增加新鮮肥沃土壤,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每2周施肥1次,促使多發(fā)枝葉,開花繁茂。秋天注意整株修剪,保持優(yōu)良株形。

組培:采用莖尖培養(yǎng),繁殖系數(shù)高,根系生長狀況好,苗質量好。用組培苗生產(chǎn)切花,花枝挺拔,色澤純正,切花質量高。

扦插:生根率不太高,宜選用帶4~5對葉片的插穗,用生根粉或其他生長素處理扦插于珍珠巖作基質的插床上,可不受季節(jié)限制,但以3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最佳時期。

溫度在15℃以上時,一般20天即可發(fā)根??捎?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