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為十字花科薺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dá)50厘米,莖直立,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葉柄長5-40毫米,莖生葉窄披針形或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薺菜生長在山坡、田邊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國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全世界溫帶地區(qū)廣泛分布。薺菜可全草入藥,莖葉作蔬菜食用,種子含油,供制油漆及肥皂用。
形態(tài)特征:薺菜的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大頭羽狀分裂,長可達(dá)12厘米,寬可達(dá)2.5厘米,頂裂片卵形至長圓形,長5-30毫米,寬2-20毫米,側(cè)裂片3-8對,長圓形至卵形,長5-15毫米,頂端漸尖,淺裂、或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或近全緣,葉柄長5-40毫米;莖生葉窄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6.5毫米,寬2-15毫米,基部箭形,抱莖,邊緣有缺刻或鋸齒。
薺菜的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狀三角形,長5-8毫米,寬4-7毫米,扁平,無毛,頂端微凹,裂瓣具網(wǎng)脈;花柱長約0.5毫米;果梗長5-15毫米。種子2行,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淺褐色。薺菜的花果期4-6月。
生長習(xí)性:薺菜屬耐寒蔬菜,喜冷涼濕潤的氣候,種子發(fā)芽適溫為20-25攝氏度,生長適溫為12-20攝氏度。氣溫低于10攝氏度,高于22攝氏度時,生長緩慢,濕度高,品質(zhì)差。薺菜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長旺盛,葉片肥嫩,品質(zhì)好。對土壤ph值要求為中性或微酸性。
薺菜的栽培技術(shù)
栽培季節(jié):長江流域薺菜可行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華北地區(qū)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從 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栽培,可于10 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隨時播種。
選地整地:華北地區(qū)由于薺菜的市場需要量不大,故少用大面積連片地塊種植。一般用田埂、地頭地邊;大棚、溫室的 東西兩側(cè)或南側(cè)栽培。種薺菜的地要選擇肥沃、雜草少的地塊, 避免連作。播前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0千克,淺翻、耙細(xì),做成平畦。
播種:薺菜的種子非常細(xì)小,因此整個播種都必須小心謹(jǐn)慎。
整地:薺菜播種時對地塊的要求非常嚴(yán)格,要選擇雜草較小的地塊,畦面要整得細(xì)、平、軟。土粒盡量整細(xì),以防種子漏入深處,不易出苗,畦面寬2米,深溝高畦,以利排灌。
播種方法:薺菜通常撒播,但要力求均勻,播種時可均勻地拌和1~3倍細(xì)土。播種后用腳輕輕地踩一遍,使種子與泥土緊密接觸,以利種子吸水,提早出苗。早秋播的芥菜如果采用當(dāng)年采收的新籽,要設(shè)法打破種子休眠,通常以低溫處理。
用泥土層積法或在2~7℃的低溫冰箱中催芽,經(jīng)7~9天,種子開始萌動,即可播種。在夏季播種,可在播前1~2天澆濕畦面,為防止高溫干旱造成出苗困難,播后用遮陽網(wǎng)覆蓋,可以降低土溫,保持土壤濕度,防止雷陣雨侵蝕。
播種量:每667平方米春播需種子0.75~1公斤夏播為2~2.5公斤,秋播為1~1.5公斤。薺菜種子有休眠期,當(dāng)年的新種子不宜利用,因未脫離休眠期,播后不易出苗。
田間管理:在正常氣候下,春播的5~7天能齊苗;夏秋播種的3天能齊苗。出苗前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以刊出苗。出苗后注意適當(dāng)灌溉,保持濕潤為度,勿使干旱,雨季注意排水防澇。
雨季如有泥漿濺在菜葉或菜心上時,要在清晨或傍晚將泥漿沖掉,以免影響薺菜的生長。秋播薺菜在冬前應(yīng)適當(dāng)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以利安全越冬。
春、夏栽培的薺菜,由于生長期短,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2片真葉時;第二次在相隔15~20天后。每次每公頃施腐熟的人糞尿液22500千克,或尿素150千克。秋播薺菜的采收期較長,每采收一次應(yīng)追肥一次。
可追肥4次,施量同春播薺菜。薺菜植株較小,易與雜草混生,除草困難。為此,應(yīng)盡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栽培、在管理中應(yīng)經(jīng)常中耕拔草,作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壓苗,或拔大草傷苗。
采收:春播和夏播的薺菜,生長較快,從播種到采收的天數(shù)一般為30~50天,采收的次數(shù)為1~2次。秋播的薺菜,從播種至采收為30~35天,以后陸續(xù)采收4~5次,長江流域可一直延遲到翌春。
采收時,選擇具有10~13片真葉的大株采收,帶根挖出。留下中、小苗繼續(xù)生長。同時注意先采密的植株,后采稀的地方,使留下的植株分布均勻。采后及時澆水,以利余株繼續(xù)生長。每公頃產(chǎn)37500~45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