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纓丹,別稱:五色梅、五龍蘭、如意草、五彩花、臭草、臭金鳳、五雷丹、五色繡球、變色草等,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花美麗,我國各地庭園常栽培供觀賞。馬纓丹的根、葉、花作藥用,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祛風止癢之效;可治瘧疾、肺結核、頸淋巴結核、腮腺炎、胃痛、風濕骨痛等。
形態特征:馬纓丹花序直徑1.5-2.5厘米;花序梗粗壯,長于葉柄;苞片披針形,長為花萼的1-3倍,外部有粗毛;花萼管狀,膜質,長約1.5毫米,頂端有極短的齒;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開花后不久轉為深紅色,花冠管長約1厘米,兩面有細短毛,直徑4-6毫米;子房無毛。馬纓丹全年開花。
馬纓丹單葉對生,揉爛后有強烈的氣味,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3-8.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邊緣有鈍齒,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背面有小剛毛,側脈約5對;葉柄長約1厘米。
馬纓丹是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時藤狀,長達4米;莖枝均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馬纓丹果圓球形,直徑約4毫米,成熟時紫黑色。
生長習性:馬纓丹常生長于海拔80-1500米的海邊沙灘和空曠地區。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喜光,耐干旱,不耐寒,適宜生長溫度20-25℃,冬季越冬溫度應不低于5℃,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較好。耐修剪,中國長江以北多作盆栽。
馬櫻丹的栽培技術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播種能否成功。最好是選用當年采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 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 60 ℃ 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后再用溫熱水催芽 12~24 小時。 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么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 12~24 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馬纓丹的養護方法:此花原產南美巴西等地,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生長溫度20~25℃,稍耐旱,不耐寒,中國華南林落常見散生。此花生性潑皮,耐修剪,長江以北多作盆栽。
盆栽馬纓丹春季出房前應翻盆,宜施入充足的基肥,并對枝條作適當修剪,如是小苗,要打頂,以促發側枝。對成形后的植株,要注意疏除弱枝、病枝,適當地進行短截,以維持良好的樹形,促發更多的新梢。
花后不留籽的,要摘去殘花,以利于下面葉腋再抽出花序,生長期要保持有充足的陽光和濕潤的土壤,不要太干,特別是開花期間。如太干燥,則易出現萎蔫現象。影響開花。5~10月,每7~10天施餅肥水或人糞尿稀液一次。
特別是花后應及時追肥,以保持花開不斷。10月底,要移入室內,華東地區可放置在冷室內越冬,若室內陽光充足,溫度在10℃以上還可開花。入室后,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對過長的新梢可作適當短截,以方便存放。
怎樣使馬纓丹樹冠優美:馬纓丹耐修剪,要使其成為圓頭狀優美樹冠,需經常進行摘心。當幼苗長到約10厘米高時即摘心,促使其從基部萌發分枝,保留3~5個枝條作為主枝,待主枝長到一定長度再行摘心,使主枝生長均衡。位于上部的主枝先摘心,位于下部的主枝后修剪。
上部主枝在摘心時去枝量略多于下部主枝,這樣各枝間生長勻稱,便形成了圓頭狀株形。植株成形之后,隨著枝條不斷生長,以后要經常疏枝和短截。每年春季結合換盆,把過密枝、纖弱枝、交枝及病蟲枝從基部疏剪掉。保留的枝條,根據生長情況分別留2~4個芽短裁。開花后及時剪除殘花,以免消耗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