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學名:Camellia sasanqua Thunb.)是山茶科、山茶屬小喬木,嫩枝有毛。葉革質,橢圓形,上面發亮,下面褐綠色,網脈不顯著;邊緣有細鋸齒,葉柄稍被殘毛。花大小不一,苞片及萼片被柔毛;花瓣闊倒卵形,雄蕊離生,子房被茸毛,蒴果球形,種子褐色,無毛。
分布于日本,多栽培,中國有栽培品種。該種葉似茶,花如梅而得名。茶梅,體態秀麗、葉形雅致、花色艷麗、花期長(自11月初開至翌年3 月),樹型嬌小、枝條開放、分枝低、易修剪造型,適宜盆栽、庭院、陽臺、賓館等理想的盆栽名花。
生長習性:茶梅性喜溫暖濕潤;喜光而稍耐蔭,忌強光,屬半陰性植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濕潤的微酸性土壤,pH值5.5-6為宜。既怕過濕又怕干燥。茶梅較為耐寒,但盆栽一般以不低于-2℃為宜;畏酷熱,30℃以上時生長緩慢,最適溫度為18-25℃。抗性較強,病蟲害少。
茶梅怎么扦插繁殖
插穗選擇:茶梅怎么繁殖,首先要選對時間。而茶花的扦插繁殖,最好選在5月下旬到8月份。如果是室外:一般在雨后進行露地扦插,久旱無雨時在早上八點之前進行扦插;如果是室內:選擇空氣流暢、排水良好且地勢比較寬敞的地方就進行。
插穗選擇:在茶梅的扦插繁殖方法中,插穗的選擇尤為重要的,它選好了,將直接影響整個繁殖存活率。在5月份的晴天,選取五年以上的母株,剪取健康強壯的枝條作為插穗,用剪刀剪掉多余的葉片,只保留兩三片葉片即可。
扦插方法:扦插是茶梅最主要的繁殖方法。一般在五月份進行扦插,選取五年以上的母株上的健康強壯的枝條作為插穗,用剪刀剪掉多余的葉片,只保留兩三片葉片即可。扦插苗床要進行遮陰,早上和晚間要逐步透光,扦插后20-30天左右即可生根,幼苗第二年就可以上盆或移植。
扦插養護:茶梅生長最適宜的環境為半陰半陽,它喜歡陰濕。在扦插茶梅之后需要小心的養護,光照溫度和水肥都要適宜,需要注意的是,夏日太過強烈的陽光會灼傷其葉片,但同時它也需要適當的光照來保證其健康生長。
茶梅的注意事項
忌室溫過高:家庭盆栽茶梅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處于半休眠狀態,適宜溫度為2~10℃。當平均溫度超過10℃時就會促進營養生長,從而爭奪了正在發育中的花蕾所需的養分,導致其逐漸枯落。
忌空氣不暢:冬季家庭封窗御寒,能否保持空氣清新也是防治家養茶梅僵蕾僵花的關鍵所在。需要定時開窗換氣,最好每天早晚開窗換氣,每次約十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接觸有害氣體。
忌勤換位置:盆栽茶梅在冬季搬入室內后,屬于停止營養生長進入花蕾膨脹的半休眠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涼濕環境,此時最忌諱溫度忽高忽低、光照忽強忽弱,尤其是快要開花時更應引起重視。
忌留蕾過多:茶梅在孕蕾到開花期間需消耗大量養分,如不及時大量的疏蕾,就難以保證有足夠的養分供后期花蕾發育和開花之需,不僅連一朵正常花兒也看不到,還會把植株累傷,甚至導致死亡。
忌花前施肥:茶梅在花蕾發育和開花季節雖需大量養料,但若花前施肥則會把碩大欲開的花蕾“頂”掉,因此冬季入室后一般不施肥,重點應加強營養生長期的肥水管理,可分春、夏兩個階段施肥。
茶梅的主要價值:茶梅作為一種優良的花灌木,在園林綠化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樹形優美、花葉茂盛的茶梅品種,可于庭院和草坪中孤植或對植;較低矮的茶梅可與其它花灌木配置花壇、花境,或作配景材料,植于林緣、角落、墻基等處作點綴裝飾。
茶梅姿態豐盈,花朵瑰麗,著花量多,適宜修剪,亦可作基礎種植及常綠籬垣材料,開花時可為 花籬,落花后又可為 綠籬;還可利用自然丘陵地,在有一定庇蔭的疏林中建立茶梅專類園,既可充分顯示其特色,又能較好地保存種質資源。茶梅也可盆栽,擺放于書房、會場、廳堂、門邊、窗臺等處,倍添雅趣和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