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芋,多年生草本。具塊莖,株高15-40厘米,具塊莖,扁球形,有膜質鱗葉。葉基生,葉片質狀著生,箭頭狀卵形、卵狀三角形至圓卵形。不僅葉片碩大,而且葉色鮮亮,觀賞價值高。為新近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

形態特征:花葉芋基生葉盾狀箭形或心形,色澤美麗,變種極多。花葉芋的葉柄光滑,長15-25厘米,為葉片長的3-7倍;葉片表面滿布各色透明或不透明斑點,背面粉綠色,戟狀卵形至卵狀三角形,先端驟狹具凸尖。

后裂片長約為前裂片的1/2,長圓狀卵形,鈍,1/3-11/5聯合,彎缺深、尖或鈍,前裂片I級側脈下部的幾水平伸出,上部的2對上升,集合脈與邊緣稍遠離,后裂片基脈相交成60度角。

花葉芋的花序柄短于葉柄,長10-13厘米(河口標本)。佛焰苞管部卵圓形,長3厘米,外面綠色,內面綠白色、基部常青紫色;檐部長約5厘米,凸尖,白色。肉穗花序:雌花序幾與雄花序相等,長約1.5厘米,雄花序紡錘形,長3厘米,中部粗7毫米,向兩頭漸狹。花葉芋的花期4月。

生長習性:花葉芋,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不耐寒。生長期6~10月,適溫為21~27℃;10月至翌年6月為塊莖休眠期,適溫18~24℃。生長期低于18℃,葉片生長不挺拔,新葉萌發較困難。

氣溫高于30℃新葉萌發快,葉片柔薄,觀葉期縮短。塊莖休眠期如室溫低于15℃,塊莖極易腐爛。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土壤過濕或干旱對花葉芋葉片生長不利,塊莖濕度過大容易腐爛。

花葉芋的栽培技術: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一般采用普通園土加腐葉土及適量的河沙混合并加一些基肥,如堆肥、骨粉、油粕等。無土栽培一般采用1份蛭石與1份珍珠巖混合,配以濃度為0.2%的營養液,氮磷鉀比例為3∶2∶1。

肥料彩葉芋生長期為4~10月。每半個月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如豆餅、腐熟醬渣浸泡液,也可施用少量復合肥,施肥后要立即澆水、噴水,否則肥料容易燒傷根系和葉片。立秋后要停止施肥。

光照彩葉芋喜散射光,忌強光直射,要求光照強度較其它耐蔭植物要強些。當葉子逐漸長大時,可移至溫暖、半陰處培養,但切忌陽光直射,經常給葉面上噴水,以保持濕潤,可使葉子觀賞期延長。

溫度和濕度栽培時為了發芽整齊,首先要為塊莖催芽,并將塊莖放在鋪有基質的苗床或大口徑花盆里,給水保溫,發根后上盆,覆土2cm厚。初期不要給水太多,發根后逐漸增加給水量。保持溫度25℃,4~5周后出葉。

生長期若溫度低于18℃,葉片生長不挺拔,新葉萌發較困難。氣溫如果高于30℃,新葉萌發快,葉片變薄,觀葉期縮短。6~10月為展葉觀賞期,盛夏季節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除早晚澆水外,還要給葉面、地面及周圍環境噴霧1~2次。入秋后葉子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期控制用水,使土壤干燥。

冬季養護彩葉芋生長期6~10月,實際上自9月份起,葉片即開始泛黃,逐漸萎蔫下垂,此時即應控水,待葉片全部枯萎,剪去地上部分,扣盆取出塊莖,抖掉泥土,在室內光照較好的通風干燥處晾曬數日,儲藏于經過消毒的蛭石或干沙中。室溫保持在13℃~16℃。在儲藏過程中,注意不要損傷塊莖,以免造成塊莖腐爛。

應用形式彩葉芋作為時下流行的觀葉植物,作室內盆栽,可配置案頭、窗臺。用白色塑料套盆或白瓷套盆則更顯高雅。也可作為插花配葉,水養期約10天。在熱帶地區可室外栽培觀賞,點綴花壇、花境。

花葉芋在室內栽培要掌握下面幾點:土壤要肥沃疏松,并經常保持濕潤。每隔2-3星期施薄肥一次。盆土最好用2份土壤、2份腐葉土、1份腐熟的有機肥、1份細沙或礱糠灰混合而成。

春天當氣溫在15℃以上時,將花葉芋的塊莖埋于裝有濕沙土或蛭石的盆中,深2.5厘米,灌水,盆面罩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濕度,每天掀開一次以利通風換氣,防止長霉。當葉子萌生后,將幼株移入裝有培養土的盆中。

抑制生殖生長,摘除花蕾。因花葉芋以觀葉為主,所以為防養料消耗,要及時摘除花蕾。休眠期養護:入秋后,葉子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期,節制澆水,使土壤干燥,剪去地上部分,將塊根上泥土抖去,并涂以多菌靈,貯藏于干的蛭石或沙中。室溫維持在13-16℃,貯藏4-5個月后,于春天將其重新培植。

花葉芋的病害防治:花葉芋在塊莖貯藏期會發生干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或噴灑防治。生長期易發生葉斑病等,可用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防治。

花葉芋的作用用途

景觀用途:花葉芋是生性喜陰的地被植物,可用于耐蔭觀賞植物。由于花葉芋喜高溫,在氣候溫暖地區,也可在室外栽培觀賞,但在冬季寒冷地區,只能在夏季應用在園林中。花葉芋的葉常常嵌有彩色斑點,或彩色葉脈,是觀葉為主的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