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陽光充足時光合作用良好,如果氮肥比率高,則葉片生長快速。相反的,如陰雨天時,光線不足,氮肥需要量減少,多施氮肥易導致葉片徒長。光線不足時,蘭花需較高之鉀肥,始能維持正常之光合成作用。
所以要依環(huán)境遮陰后光線的強度, 來調整磷鉀肥比率,才不會造成葉片突長或葉片生長停頓,要看蘭株生長狀況來調整用肥。
陽光越強,溫度越高,則蘭葉的水分蒸發(fā)越快,如蘭株無法獲得充足水分,則會關閉葉片氣孔,防止水分散失,所以蘭花也會停止生長,故于夏天要加強遮陰及加強環(huán) 境濕度,并減少用肥。
陽光越強,溫度越高超過28度以上,且環(huán)境干燥,就不太適用葉面施肥,如果要葉面施肥,那就只有利用黃昏太陽要下山時, 于澆水后噴施,并于第二天早上太陽要出來前,再澆水一次,將肥料洗去,以免造成肥傷。
有陽光蘭株光合作用好,蘭根吸收水分好,故要于出太陽前的清晨澆水后,實施根部施肥效果最好,但溫度超過28度以上, 根部施肥時注意肥料不要噴到蘭葉,以免造成肥傷情事。
溫度:溫度高時氮肥的揮發(fā)比較快,蘭花吸收比較快,所以氮肥的濃度要比較低,所以施肥的期間要短,而溫度低時氮肥揮發(fā)比較慢,蘭花吸收比較慢,所以氮肥的濃度可稍高,間隔時間要較長。溫度高時蘭花對磷肥吸收較好,溫度低時對磷肥吸收較不好,因此蘭株(報歲蘭)如果要開花,應于秋天多施磷肥。
溫度在20-30度之間最適合施肥,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蘭花于休眠期或半休期, 對肥料的吸收與光合作用較差,應減少使用或減量使用。日夜溫差最好6-8度,在春 秋兩季看蘭葉開始生長時,此時施肥效果最好,蘭葉生長也最迅速。
水分:環(huán)境潮濕時,因有水分稀釋肥料,所以施肥的濃度可較高, 并可整株澆灌, 而環(huán)境干燥且強光高時,只可根部施肥,肥料濃度要更稀薄,以免造成肥傷。溫度低時蘭株對水份的需求減少。
故要減少澆水,溫度高時蘭花對水求增加,故要增加澆水頻率,而施肥要在澆水半個小時后施肥效果好。蘭盆干燥時不宜施肥,如果肥分濃度過高,蘭根無法適應, 會造成爛根情事。
濕度:正常的狀況是日光增強,溫度上升水分蒸發(fā)快速,濕度降低,因此,一天當中在出太陽的日子,中午1-2點溫度最高, 而隨太陽下山溫度一直下降,因此清晨至太陽出來前,溫度最低濕度最高。
而濕度也影響到施肥的方式,溫度高濕度低的環(huán)境適合根部施肥,溫度低濕度高的環(huán)境適合葉面施肥,所以了解一天當中溫濕度的變化,就可以選擇不同的施肥方式。
當然濕度的變化, 還會受到地形高度及環(huán)境中有無水源、樹木、風力或人工加濕等諸多因素影響,都會影響濕度的高低, 而針對濕度的高低,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蘭花本來就生長在高濕的環(huán)境,所以如果全年都維持濕度在70以上,那么蘭花就很好種,如果濕度一直下將,蘭花的死亡率就越高,這也是陽臺養(yǎng)蘭為什么夏天蘭花容易死亡的原因。環(huán)境的濕度可買濕度計來看高低,也可觀察環(huán)境中有無青苔生長,如果有則適合蘭花生長,如果無則不適合蘭花生長。
施肥時機:施肥的種類與時機應配合天時,也就是農民歷里所謂的節(jié)氣,依 蘭花的發(fā)芽、長根、生葉、結頭、開花等不同生長階段, 提供不同種類的肥料給蘭花利用。故基肥與追肥使用時期是否適當,可以影響蘭花生長、開花及葉藝的變化。
換盆時機:蘭花施用化學肥料最好每年換盆一次,如果不換盆盆內的材質會鹽化、酸化,蘭株生長會停頓,有時在春秋兩季施肥也沒有效 果,如果再施用有生益菌肥或微量元素還是停止生長,那只好更換新材料,盆內酸堿值接近中性,蘭花才會恢復生長。
有機肥與化肥:施用化學肥蘭花可直接吸收,效果較好,且成份精確,可達到施肥的目的,而有機肥成份較復雜,需經細菌分解才可釋出肥份 供 蘭花吸收,所以肥料的效果較慢,且難以掌握施肥的效果。
由上述看來施肥并沒有固定的模式, 需視蘭花種類及當地的溫度 濕度、光線,來調整肥料氮、 磷、鉀或微量元素的比率及施肥方式, 并用眼睛觀察施肥后的效果, 蘭花是否生長迅速,開花良好或藝出的更漂亮, 不同的目的要施用不同的肥料才有辦法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