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種紅豆杉屬的植物。紅豆杉屬于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
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紅豆杉被我國定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同時被全世界42個有紅豆杉的國家稱為“國寶”,聯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實的“植物大熊貓”。
紅豆杉為常綠喬木,小枝互生,到秋天變黃綠色或淡紅褐色;冬芽鱗片背部圓或有鈍棱脊;鐮刀形葉子,二列式,長1.5-3厘米,比其他紅豆杉屬的更闊,末端尖而細小,葉底有兩道黃間;花腋生,雌雄異株,雌花只有一個胚珠,下托鱗片數枚;扁卵形種子,兩側各有一不明顯的棱脊,圍有紅色杯狀假種皮。
形態特征:紅豆杉屬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65-100厘米;樹皮灰褐色、紅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條片脫落;大枝開展,一年生枝綠色或淡黃綠色,秋季變成綠黃色或淡紅褐色,二、三年生枝黃褐色、淡紅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黃褐色、淡褐色或紅褐色,有光澤,冬芽鱗片背部圓或有鈍棱脊;葉條形,雌雄異株,種子扁圓形。
紅豆杉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葉螺旋狀互生,基部扭轉為二列,條形略微彎曲,長1~2.5cm,寬2~2.5mm,葉緣微反曲,葉端漸尖,葉背有2條寬黃綠色或灰綠色氣孔帶。中脈上密生有細小凸點,葉緣綠帶極窄,雌雄異株,雄球花單生于葉腋。
雌球花的胚珠單生于花軸上部側生短軸的頂端,基部有圓盤狀假種皮。種子扁卵圓形,有2棱,種卵圓形,假種皮杯狀,紅色。紅豆杉花期5~6月,種子9~10月成熟,種子用來榨油,也可入藥。
生長習性:紅豆杉性喜涼爽濕潤氣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溫,抗寒性強,最適溫度20~25℃,屬陰性樹種。生境性耐陰,密林下亦能生長,多年生,不成林。多見于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內。喜濕潤但怕澇,適于在疏松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種植。
紅豆杉南北各地均適宜種植,具有喜蔭、耐旱、抗寒的特點,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與其他樹種或果園套種,管理簡便,其中東北紅豆杉,它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的古老樹種。
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頑強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萬年。它不但側根發達、枝葉繁茂、萌發力強、而且適應氣候范圍廣、對土質要求寬,還耐修剪、耐寒、耐病蟲害。
紅豆杉的作用用途
觀賞用途:紅豆杉樹形美觀大方,四季長青,果實成熟期紅綠相映的顏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廣泛應用于水土保持、園藝觀賞等方面,是新世紀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山川的優良樹種, 現常用于高檔的庭院綠化觀賞。
科研用途:紅豆杉是第四世紀冰川后遺留下來的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全世界自然分布極少,并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在很多方面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經濟價值:據《人民日報》2001年10月17日第五版報道,2000年國際市場上優質紅豆杉醇的售價已高達每千克18萬美元。心材桔紅色,邊材淡黃褐色,紋理直,結構細,比重0.55-0.76,堅實耐用,干后少開裂。可供建筑、車輛、家具、器具、農具及文具等用材。
凈化空氣:紅豆杉能很好地凈化室內的空氣,吸收室內的毒氣如新房裝修時的甲醛都能很好地被吸收,而降低毒氣在室內的含量。紅豆杉本身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
是個白天晚上都可以用的天然的氧吧,屬于CAM類樹種,可以預防呼吸道疾病,保持空氣的清潔度和安全度。經現代環境監測證明,紅豆杉對很多毒氣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都具有吸收進體內,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
其他用途:紅豆杉木材細密,色紅鮮艷,堅韌耐用,為珍貴的用材樹種。常用于雕刻、制作高檔家具、工藝品等;木材耐腐,可供土木工程用材;種子含油率達60%,具有特別的開發價值。
園林用途:紅豆杉在園林綠化,室內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紅豆杉樹制作的高檔盆景。應用矮化技術處理的東北紅豆杉盆景造型古樸典雅,枝葉緊湊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紅莖、紅枝、綠葉、紅豆使其具有觀莖、觀枝、觀葉、觀果的多重觀賞價值。
紅豆杉每畝可定植種苗2000株,三年后年產枝葉1噸以上,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兩旁也適宜種植,一次種植,長年受益,效益顯著。紅豆杉樹形美麗,果實成熟期紅綠相映的顏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廣泛應用于水土保護和林、園藝觀賞林,是新世紀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山川的優良樹種。
在園林綠化,室內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紅豆杉樹制作的高檔盆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賣到30萬元/盆,成為城市綠化和家居美化新貴,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珍貴的“搖錢樹”。
紅豆杉的文化背景
歷史:紅豆杉可以長成高大的喬木、有的單株甚至可以生長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藥用品種,還可以用做綠化品種,東北紅豆杉在民間傳說中,素有“風水神樹”之稱。
紅豆杉屬于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聯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實的“植物大熊貓”。
市場需求:中國的紅豆杉資源和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雖占一半以上,但從世界上的紫杉醇的需求量來看,還是遠遠不夠的。自從1992年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AD)批準紫杉醇為治療晚期的癌癥藥物以來,我國的野生紅豆杉資源過度砍伐日益加重,野生紅豆杉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而且野生紅豆杉的很多生物學特性,又限制了自然群落的發展。據統計:世界上癌癥的年發病人數在1000萬以上,如按0.006%~0.06%提取紫杉醇,年需消耗紅豆杉樹皮700~1000噸。即使全球的紅豆杉樹皮全部采凈,也僅能維持短期的需要。所以,人工擴繁發展紅豆杉資源,建立紅豆杉醫用原料用材林基地就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