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蕕:為馬鞭草科蕕屬落葉小灌木。常自基部即分枝,嫩枝紫褐色,圓柱形,有毛,老枝毛漸脫落。葉片厚紙質(zhì),線狀披針形或線狀長圓形,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聚傘花序腋生,無苞片和小苞片,花萼鐘狀,花冠藍(lán)紫色。蒴果橢圓狀球形,無毛,果瓣具翅。花果期8-10月。
一、飼用價值
作為一種碳氮型牧草,蒙古蕕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其中也不乏鈣、磷等物質(zhì),其營養(yǎng)含量很豐富,與其他飼料相比,其所含的植物纖維有過之而無不及。秋天,山羊、綿羊們的最愛食它的漂亮花朵;在冬春時節(jié),馬兒將少量采食它的枝條進(jìn)行充饑;即便是在氣候最惡劣的寒冬,牲畜們依然可以啃食它的枝條,從而讓牲畜安全渡青黃不接的饑荒季。
二、觀賞價值
蒙古蕕花朵是高貴的藍(lán)紫色小花,其花簇大方優(yōu)美、花序纖長,一般在初秋綻放,完美填補了進(jìn)入秋季百花荼靡期的空白,是具備了觀賞價值的灌木佳品。蒙古蕕的抗逆性非常強,即使在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區(qū)依然可以自然生長,它生長非常迅速,當(dāng)年播種當(dāng)年就能開花結(jié)果,同時花期時間長。-35℃-40℃是它可以承受的溫范圍,寒冬酷暑也打擊不了它,而且它對土壤的要求低,即便是荒漠地區(qū),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我國的西北地區(qū),不少城市將其作為綠植,美化城市綠籬或雕像的背景,是一道可觀的風(fēng)景線,同時也可以作為庭院栽培觀賞之用。
三、藥用價值
蒙古蕕不僅可以作為干旱地區(qū)的水保灌木資源,在藥用方面也有不容小覷的作用。蒙古蕕全身是寶,其花、枝、葉都可以被制成蒙藥,有祛濕寒、健脾胃、壯身體、止咳痰的功效;其全草味甘性溫,消食理氣、活血止痛,若煮水作茶飲,亦可有效治療消化不良、風(fēng)濕痹痛、浮腫等急癥。它還可以用來提取工業(yè)芳香油。
蒙古蕕的養(yǎng)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1.未出苗之前
因為它們的種子很小,所以能把上面的土頂?shù)舻哪芰Ρ容^弱,所以要根據(jù)土的濕潤程度和當(dāng)時的氣候來決定,要及時進(jìn)行灑水,只有制度夠再能盡快使其發(fā)芽。出苗的時候最適合的溫度是15-28℃,一定不能讓其周圍溫度太高,這樣很容易造成“閃芽”,另外土壤狀況也是影響出芽程度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這期間要多觀察一,盡量及時補救。
2.苗期管理
出面之后一定要控制住澆水的頻率,每周一回即可,這樣才能有利于它們長根,到9月的時候,可以減少澆水的頻率,這樣就能讓底部木質(zhì)化的更快一點。還要注意一點,在這期間往往雜草要比小苗先長出來,所以要進(jìn)行除草工作。這樣小苗分的空間才能更充足。
3.花期管理
這段時間是很重要的,那么在開花的時候要盡量減少澆水的次數(shù),這樣能增加種子的飽滿程度,當(dāng)種子成熟的時候,要及時進(jìn)行采摘。越冬之后,要剪掉部分抽出的新梢,還要進(jìn)行整形,這樣它們才能在第二年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