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童爛根怎么辦
1-排水通風
爛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澆水過多。假如我們一不小心澆水過多,一定要將它移至半陰的位置,加強排水通風,以避免根部長期浸泡在水中。注意千萬避免過強的光熱,積水變熱會給多肉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傷。
2-預防病蟲害
根部腐爛還有可能是雷童感染了病蟲害,所以在平常, 我們要時不時檢查它是否有感染病蟲害的跡象。如果土壤中含有病菌、蟲卵等,要及時進行換盆,并對根部進行消毒處理。
3-換盆修根
假如爛根已經(jīng)較為嚴重,我們要將它及時取出,將根部放在水中適度清洗,將發(fā)黑的部分徹底清除后,需將多肉放入殺菌溶劑中浸泡一個小時。等傷口晾干后才可栽入新盆。
4-砍頭葉插
如果長期得不到合適的處理,根部的腐爛可能就蔓延到枝干處了,這時候母株已經(jīng)無法保全。需要及時將上面完好的部分切下進行扦插處理,一定要對切口處進行充分的消毒處理。為了提高成活率,我們還可以進行葉插。
二、雷童的澆水方法
1-植株的水分需求
雷童原生于南非亞熱帶的干旱地帶,其葉片呈現(xiàn)為肉質(zhì),內(nèi)部儲存著大量水分,因而是一種非常耐旱厭澇的植物。如果澆水過多,很容易出現(xiàn)植株徒長的情況,株形會變得松散難看,葉片顏色會變淡;如果多次出現(xiàn)積水,那么爛根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嚴重時還會誘發(fā)各類病蟲害。
2-澆多少
1、見干見濕:給它澆水要堅持見干見濕的原則,也就是說,不干不澆水,澆水則澆透。不能澆水太多導致積水,這樣很可能誘發(fā)爛根等病害。但也要避免“澆水只澆一半”的情況,這樣不利于水分深入植株根部,它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水分補給。
2、季節(jié)差異:在雷童的生長期,我們要進行正常的澆水,一個月大概2-4次,視土壤的具體干濕情況而定。冬季溫度低于5℃,我們需要給它斷水,避免干擾它過冬;夏季溫度高于35℃,則應該減少澆水,但是不能整個季節(jié)全部斷水,還是應該適當補給,否則葉片很容易干枯。
三、雷童的養(yǎng)殖方法
1-土壤要求
雷童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以泥炭土加粗沙保持透水就可以。
2-光照要求
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為植株的生長期(花友的環(huán)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葉與葉之間的上下距離會拉的更長,使得株型更加松散,莖變的很脆弱很嫰,葉片也會拉長,顏色也會變淡綠。而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相對矮壯,葉片之間排列會相對緊湊點, 雷童長的不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