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雪蘭葉子發黃干枯的原因
1、 澆水過多
香雪蘭葉子發黃干枯可能是澆水過多所致,盆土積水就會導致葉尖枯黃,嫩葉黯淡無光、萎焉下垂,老葉的枝干細長黃綠,新梢萎縮不長。此時需要將植株脫盆擺放于陰涼通風處,等盆土風干后再重新上盆栽種。
2、 葉片灼傷
香雪蘭葉子發黃干枯也可能是光照過度,強光灼傷葉片,引起葉梢、葉緣干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香雪蘭是短日照植物,比較細陰,灼傷植株需及時遮陰,將花盆放在半陰處養護,待去恢復之后再逐漸轉移到陽光下。
3、 施肥過度
香雪蘭葉子發黃干枯還可能是施肥過度所致,香雪蘭不喜濃肥,施肥過度的植株新葉的葉尖呈干褐色,葉片單薄無光,且表面凹凸不平,老葉則會焦枯脫落。需要立即停止施肥,并大量澆水沖淡土壤的肥力,嚴重時可脫盆重新換土栽種。
4、 缺乏光照
家庭養殖香雪蘭大多是將花盆擺放在窗臺、陽臺等地,但有時為了美觀會將植株擺放在電視柜、茶幾旁邊,植株缺乏光照,光合作用不充分整株葉片會逐漸變黃而脫落。此時需要將植株搬到陽光下,及時補充光照。
二、香雪蘭的種植方法
1、催芽處理
在種植香雪蘭的時候,首先在成熟季節的時候采收優良種子,將其表面的雜質清理干凈后,放在溫水中浸泡1~2天左右,等種子逐漸吸收水分膨脹后,撈起來經過全面的消毒一次,再放在有微弱光線的地方晾干。
2、基質處理
香雪蘭喜歡在疏松肥沃且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生長,種植前要將土壤進行消毒,選取的土壤主要以腐葉土、園土和腐熟有機肥、粗砂等混合而成,向里面施加適量的溴甲烷溶液后進行松土處理,靜置一周后便可以栽種。
3、入栽管理
將晾干好的種子分別撒播在土壤中,控制溫度在15~20℃左右,澆入一次透水后,保持基質濕潤狀態,若是黑暗條件下會發芽整齊,大概21天左右發芽生根,待幼苗長有3~4對真葉的時候,可適當的進行分株移栽定植。
三、香雪蘭的養殖方法
1、環境管理
香雪蘭的根系形成和花芽分化都需要冷涼的生長環境,在生長期間最好要控制溫度在15~28℃左右,在幼期期和開花期都需要適當的遮蔭處理,花芽分化前要每天給予不少于8小時的光照處理,以促進花芽的分化。
2、適宜水分
香雪蘭喜歡在濕潤的氣候下生長,在上盆的時候不需要很多的水分,在生長期間要保持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大概每周澆一次透水,現蕾期間要適當的控水,以促進根系正常生長,開花前一個月也要逐漸減少澆水,以保持盆土干燥為宜。
3、薄肥勤施
薄肥勤施是香雪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之一,香雪蘭對肥料的要求很高,在種植前要施足有機肥或者顆粒狀的餅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在生長中期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施加一次化學肥料,但不宜過多,以免發生肥害。
4、遮蔭處理
香雪蘭是喜光植物,但不宜長時間放在日照下暴曬,但在花芽分化完成后可適當的延長受光時間,以利于花朵的形成,同時在光照過強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要進行遮蔭處理,或者放在半陰處養護。
5、病蟲預防
香雪蘭容易發生花葉病、球腐病等,最好在進行栽種的時候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還要適當的換土處理,同時也要加強周圍的通風性,嚴重的話要用稀薄的氧化樂果或者敵百蟲溶液進行噴灑防治。
四、香雪蘭倒伏的處理方法
1、建立支架
香雪蘭的枝葉細弱瘦長,在正常的養護條件下發生倒伏現象時,這時候要及時進行的建立支架,以固定株型,也可抑制枝葉的趨向生長,可在幼期的時候開始進行造型修剪,之后要適當的綁扎修剪,以提升株型的觀賞價值。
2、增加光照
香雪蘭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若是在生長期間將植株放在過于陰暗的環境中養護,枝葉容易出現徒長的現象,葉色也會暗淡無光,這時候要將植株移到室外的陽臺上養護,每天要經常轉動花盆,但在強光下要適當的遮蔭。
3、減少氮肥
香雪蘭的根系分布很淺,對盆土中的肥料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施加氮肥過多,會容易造成莖葉徒長,還會影響植株開花,最好在生長期間少施化學肥料,施肥主要以腐熟的餅肥或者有機肥為主,以保證根系的正常生長。
4、注意通風
香雪蘭喜歡在通風性較好的環境中生長,若是在生長期間將植株經常放在陰暗且封閉的環境中養護,也會導致植株出現徒長的現象,還會影響植株的生長速度,此時要將植株移到通風的涼爽處,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要經常加強周圍的空氣流通性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