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馬齒莧: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莖平臥或斜升,紫紅色,多分枝,節上叢生毛。葉密集枝端,較下的葉不規則互生,葉片細圓柱形,無毛。花單生或數朵簇生枝端,直徑2.5-4厘米,日開夜閉;葉狀總苞8-9片,輪生,具白色長柔毛;花瓣5或重瓣,倒卵形,頂端微凹,長12-30毫米,紅色、紫色或黃白色。蒴果近橢圓形,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圓腎形,直徑不及1毫米。花期6-9月,果期8-11月。 

一、大花馬齒莧的繁殖方式

1、播種繁殖

除了寒冷的冬季外,大花馬齒莧都能通過種子進行繁殖,因為它的種子很小,種入土中后請按下土的表面好與種子充分接觸。種子播撒入土后應保證其生長空間足夠溫暖且濕潤,通常十天左右,待其發芽長出幼苗后,可分別移入盆中進行培育。在對其定期施肥,則可保證其存活,茁壯成長。

2、扦插繁殖

對于這種花的重瓣品種,常通過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于夏天,剪下其嫩莖頂頭處約5cm插入事先準備好的土內洞中,深不超過2厘米。若扦插不止一株時,應保證間隔為2cm,不可過分擁擠。插好后,需澆水保持足夠的濕度,直至其存活。

3、分株繁殖

大花馬齒莧還可通過分株的方式繁殖。應在夏季,挖出其老兜,再挑選出生長較好的分成小兜進行栽種。其中行與行之間距離應為30厘米,株與柱之間距離應為7-10厘米。之后,再進行施加肥料補充養分。分株繁殖時,等到栽后長出新苗之時需追肥一次,之后及時拔去雜草、疏松土壤即可。為了保證其順利過冬,9月末和11月需各追肥一次。

二、大花馬齒莧的澆水方法

1、春秋澆水

春天和秋天的時候澆水可以選擇每個禮拜澆一兩次,但是溫度如果比較高的話,也需要大量的澆水。

2、夏季澆水

夏天的時候每個禮拜要澆兩三次水,特別是六月份到八月份的時候,需要兩天就澆一次水,注意土壤需要濕潤,但是也不能澆的太多了,不然的話,它的根莖聚會腐爛甚至整株都死亡的。另外,夏天澆水的時間要選擇在太陽下山之后,不然的話澆水過后花就會閉合哦!

3、冬季澆水

冬天的時候,要放在室內養殖,要放在陽光照射比較好的地方,澆水的次數也需要大大的減少,一般15天澆一次就行了,的量也要比夏天少很多,時間選擇在晴好的中午。

三、大花馬齒莧的栽培技術

1、土壤

配制培養土:可用3份田園熟土、5份黃沙、2份粉煤灰,再加少許過磷酸鈣粉均勻拌和即成。

2、容器

泥盆、瓷盆、塑料花盆或底部能夠滲水的其他容器。底部滲水處墊上瓦片,以利滲水,就可裝入培養土種植了。

3、越冬

每年霜降節氣后將重瓣的大花馬齒莧移至室內照到陽光處。入冬后放在玻璃窗內側,讓盆土偏干一點,就能安全越冬。次年清明后,可將花盆置于窗外,如遇寒流來襲,還需入窗內養護。 

4、養護

種子繁殖的,當苗高一厘米時,澆一次清淡人畜糞水提苗。苗高3-4厘米時,要勻苗,補苗。每隔3-4厘米留苗一株,補苗要帶土移載。勻苗后,中耕除草一次,并行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