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別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等。落葉喬木,常見樹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時平滑,老時縱裂。假二杈分枝。單葉,對生,葉大,卵形,全緣或有淺裂,具長柄,柄上有絨毛。喜光,較耐陰。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泡桐屬的樹種都是原產于中國的,很早就被引種到越南、日本、和亞洲各地。已經分布到全世界。

一、泡桐的主要品種

1、楸葉泡桐

楸葉泡桐。樹干通直,樹冠圓錐狀。葉似楸樹葉,長卵形,葉片下垂,先端長尖,全緣,上面深綠色。花冠細長,管狀漏斗形,淡紫色,長7.5-8厘米。蒴果較小,橢圓形,長4.5-5.5厘米。以山東膠東一帶及河南省伏牛山以北和太行山的淺山丘陵地區為主要產區,平原地區較少。河北、山西、陜西等省也有分布。

2、毛泡桐

毛泡桐。樹干多低矮彎曲,樹冠傘形。小枝、葉、花、果多長毛。葉卵形或廣卵形。花序為廣圓錐形,花蕾近球形,萼深裂,被毛不脫落,花冠鐘狀,鮮紫色或藍紫色。蒴果卵圓形,外被乳頭狀腺,粘手。分布于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各省,以陜西及河南西部為主要產區。

3、白花泡桐

白花泡桐。樹高可達27米,胸徑達2米。幼枝、嫩葉被枝狀毛和腺毛。葉心狀長卵形,先端漸尖,全緣,圓錐狀聚傘花序,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腹部皺褶不明顯,花萼淺裂。蒴果橢圓形,長6-10厘米,果皮木質較厚。長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區)為主要產區。北自河南南部大別山區,南至廣東、廣西,東起臺灣,西至云南、四川,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廣西可達海拔1150-1520米,湖北西部及四川東部達600-1300米,四川峨嵋山可達2000米。

4、川泡桐

川泡桐。全體密被棕黃色星狀絨毛,枝條及葉表面無毛。葉心形,廣卵形,不粘。聚傘花序無總梗或很短。花冠白色或紫色,鐘狀,在基部彎曲處以上驟然膨大,花萼鐘狀,裂片卵形深裂,不反卷。蒴果卵形,長 4厘米,果皮革質。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南部。垂直分布可達海拔1200-3000米。

二、泡桐的養殖方法

1、環境管理

泡桐喜歡在陽光照射較好的環境中生長,耐陰能力很強,不耐寒,在春夏期間要將植株放在半陰的環境中,每天接受的陽光照射不可低于4~5個小時,還要控制溫度在18~27℃左右,秋末后就要移入室內養護,以免凍傷根系。

2、水分管理

泡桐在濕潤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在生長旺季的時候澆水要充足,不可積水,在幼苗期和抽葉期間澆水要充足,每天澆水一次最佳,夏季高溫每天除了正常澆水外,還要向葉片噴灑水霧1~2次,秋涼后逐漸減少澆水次數,最好見干見濕即可。

3、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是泡桐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之一,在生長期間應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肥料主要以腐熟的堆肥溶液為主,最好每隔半個月施加一次,秋季后可適當的追施1~2次的磷鉀肥,以促進花葉的生長,冬季停止施肥。

4、修剪處理

泡桐的長勢很好,進行適當的修剪能利于植株的生長,可在春季抽葉期間進行適當的摘心處理,以促發分枝,減少養分的消耗,在生長期間長勢較好可進行合理的疏剪處理,以增加冠內的通風透光性,還可以促使養分更為集中。

三、泡桐和梧桐的區別

1、科屬不同

泡桐和梧桐雖在名稱上比較相似,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株, 從科屬上看,泡桐是玄參科,泡桐屬的植株,而梧桐樹則是梧桐科,梧桐科梧桐屬的植株。

2、外形

從外形上看,泡桐樹較為矮小,葉片呈卵圓形,邊緣有許多細小的裂口,上面還帶有許多細小的絨毛,幼樹時期表皮呈灰色或灰褐色,表皮較為光滑。梧桐是落葉喬木,高20米。樹皮呈綠色或灰綠色,葉片光滑沒有絨毛覆蓋。

3、花朵

從花朵上看,梧桐的花期在每年春季5月前后,花朵單身,花色 呈淡黃色。觀賞價值較高,泡桐的花期比梧桐早,花期在每年4月前后,花瓣多呈紫色或白色。

4、果實區別

泡桐的果實為蒴果,呈卵形或橢圓形,成熟后背部會裂開,里面包裹著許多種子,呈長圓形。梧桐為蓇葖果,在成熟前就會裂開,中間的種子呈圓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