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傘草是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粗大,高可達150厘米,葉片傘狀,葉鞘棕色,葉狀苞片苞片20枚,近相等,較花序長,向四周展開,平展;多次復出長側枝聚傘花序具多數(shù)第一次輻射枝,小穗密集,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鱗片緊密的復瓦狀排列,膜質,卵形,蒼白色,花藥線形,花柱短,小堅果橢圓形,近于三棱形,長為鱗片的1/3,褐色。花兩性,8-11月開花結果。

一、旱傘草的修剪方法

1、剪除黃葉

旱傘草生長養(yǎng)護的過程中,因為養(yǎng)護方法的不對,難免會出現(xiàn)葉子發(fā)黃的問題。葉子發(fā)黃后無法恢復成綠色的,留在植株上面,不僅會影響到美觀,還會消耗養(yǎng)分,對植株生長沒有好處。發(fā)現(xiàn)葉子發(fā)黃后,可以及時的剪除掉,從基部位置剪除。

2、剪除徒長枝葉

旱傘草可能會徒長,枝葉會伸展伸長,但是長勢會衰弱,影響到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觀察整個植株的生長狀態(tài),將徒長的枝葉修剪去除掉,不能使過長的枝條過多伸展。

3、修剪爛根

旱傘草一般生長在水質中,在日常養(yǎng)護中,也是離不開水分。如果水質長時間不換,過于渾濁的話,也會導致根部腐爛,需要適當修剪爛根,切除掉腐爛的部分。

二、旱傘草的繁殖方法

1、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即為用種子繁殖,也稱有性繁殖。3-4月份,將種子取出,均勻撒播在具有培養(yǎng)土的淺盆中,播后覆土弄平,浸透水,蓋上玻璃,溫度保持20-25℃,10-20天便可發(fā)芽。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在4-5月份結合植株換盆時進行,將老株叢用利刀切割分成若干小株叢作繁殖材料。

3、扦插繁殖

旱傘草扦插一年四季都可進行,剪取健壯的頂芽徑段3-5厘米,對傘狀葉略加修剪,插入沙中,使傘狀葉平鋪緊貼在沙土上,保持插床濕潤和空氣濕潤,室溫以20-25℃為宜,20天左右在總苞片間會發(fā)出許多小型傘狀苞葉叢和不定根。用傘狀葉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扦插用的基質除沙外,常用的還有最常見的園土。生產(chǎn)上還有用清水作扦插基質,而且扦插效果也較為理想,同時扦插方法也可反常規(guī)操作,即進行倒插。 

三、旱傘草的主要價值

旱傘草常依水而生,植株茂密,叢生,莖桿秀雅挺拔,葉傘狀,奇特優(yōu)美。種植于溪流岸邊,與假山、礁石搭配,四季常綠,風姿綽約,盡顯安然嫻靜的自然美,是園林水體造景常用的觀葉植物。

旱傘草株叢繁密,葉形奇特,是室內良好的觀葉植物,除盆栽觀賞外,還是制做盆景的材料,也可水培或作插花材料。江南一帶無霜期可作露地栽培,常配置于溪流岸邊假山石的縫隙作點綴,別具天然景趣,但栽植地光照條件要特別注意,應盡可能考慮植株生態(tài)習性,選擇在背蔭面處進行栽種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