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海棠,多年生、稍肉質草本;根塊狀或纖維狀;葉基生或互生于莖上,基部常偏斜;花單性同株,雌雄花同生于一花束上,雄花常先開放;雄花:萼片2,花瓣狀;花瓣2;雄蕊多數;雌花:花被片2-5;子房下位,2-3室,有翅或有棱,花柱3,常有彎曲或旋扭狀的柱頭;胚珠極多數;果為一蒴果,有翅或有棱。

一、帝王海棠的養殖方法

1、土壤條件 

帝王海棠適宜生長在疏松透氣、有機質含量較為豐富的微酸性土壤中,進行盆栽養殖時,可將泥炭土、腐葉土、河沙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質,并摻入少量腐熟的糞肥作為基肥,配土后需摻入適量稀釋后的硫酸亞鐵溶液,將土壤的酸堿值控制在5.5~5.6之間。

2、充足的光照

帝王海棠適宜生長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屬于長日照植物,日常可將其放置到光線明亮的環境下養護,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莖葉能夠生長的更為旺盛,色澤也會更為亮綠。注意在夏季光照過強時,需將其放置到通風陰涼的環境下養護,避免葉片被灼傷。

3、澆水方法

帝王海棠適宜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在生長期間需定期澆水,發現土壤變干后需及時澆水保濕。此外還需根據生長階段來調整澆水量,在開花后續嚴格控制澆水量,避免澆水過多使得植株出現掉花蕾的狀況,在冬季氣溫下降后還需減少澆水量,避免產生凍傷。

4、注意事項

注意帝王海棠的耐寒性較差,適宜生長在20℃左右的環境中,因而在冬季氣溫下降后,需及時將其轉移到溫暖的室內養護,并將室溫控制在10℃以上。此外,日常養護時,還需保證環境空氣的流通,以減少病害的滋生。

二、帝王海棠的分株繁殖

1、分株時間

帝王海棠可通過分株的方法來繁殖,可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操作,此時氣候適宜,分株后容易成活生長。

2、脫盆分割

脫盆前幾天停止澆水,將帝王海棠植株從花盆中取出來。準備好鋒利的刀子,將根狀莖分切成數段,每段都要帶有新芽,放在旁邊陰涼處,等傷口稍晾干。

3、進行栽種

準備好透氣疏松的土壤,將土壤裝到大小合適的花盆中,將分割的小株栽種到土壤中,栽植深度以根狀莖上部與土面齊平為宜。

三、帝王海棠的葉插繁殖

1、葉插繁殖

帝王海棠也可通過葉插的方法來繁殖,可在夏季進行操作,氣溫和濕度都能得到保障,更利于成活。

2、準備沙床

在扦插之前,可先準備好沙床,要求透氣、疏松,保證良好的排水性。

3、剪取葉子

選擇生長好的帝王海棠母株,從母株上剪下健壯成熟的葉子,在葉子背面的主脈分枝處,用刀子劃上幾刀,這樣能刺激它們產生不定芽和不定根。

4、進行扦插

將葉子平鋪在沙床上,在葉片上壓幾塊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促使切口貼合沙面,大約一個月左右能生根。

四、帝王海棠的病害防治

1、莖腐病

莖腐病危害莖、葉,出現水漬狀暗色小斑,逐漸擴成大斑,春季及陰雨天發病重。發病初期可用65%敵克松600倍至800倍液噴灑,或用五氯硝基苯、多菌靈等。

2、細菌性葉斑病

細菌性葉斑病,危害葉片時初現淡綠色水浸狀小點,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的皰狀斑,褐色至褐黑色,高溫多濕發病重。發病初期可用30%琥膠肥酸銅膠懸劑500倍至600倍液,或200毫克/升農用鏈霉素,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至800倍液,隔10天噴一次,共噴2 次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