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薊又稱勝紅薊,為菊科藿香薊屬被子植物,原產地為美洲熱帶。它葉子為綠色,花為淡紫色簇狀生長于莖端,非常美麗。它的花期在5月份至7月份。那么藿香薊的花語是什么,藿香薊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藿香薊的花語

藿香薊的花語是生機勃勃、敬愛崇拜、團結圓滿,藿香薊是屬于菊科的草本植物,它可以全年開花,給人一種生機旺盛的感覺,而且藿香薊的花朵多為淡紫色,有著敬愛和崇敬的意思,可以將其送給尊敬的長輩。

二、藿香薊的別稱

藿香薊,別名叫做勝紅薊,也叫咸蝦花、毛麝香、蝶子草、南風草、柳仔黃、白花草、白花臭草。

三、藿香薊的生長習性

藿香薊比較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多肉植物,要求光照充足。藿香薊比較不耐寒,對高溫的忍耐力也比較差,溫度過高的時候生長不良。不過,藿香薊的生長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鮮花,比較耐修剪。

藿香薊在選擇土壤的時候,要求并不是很高的。

四、藿香薊的形態特征

藿香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米。無明顯主根。莖粗壯,基部徑4毫米,或少有纖細的,而基部徑不足1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或下基部平臥而節常生不定根。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

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常有腋生的不發育的葉芽。中部莖葉卵形或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8厘米,寬2-5厘米;自中部葉向上向下及腋生小枝上的葉漸小或小,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長僅1厘米,寬僅達0.6毫米。全部葉基部鈍或寬楔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頂端急尖,邊緣圓鋸齒,有長1-3厘米的葉柄,兩面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且有黃色腺點,上面沿脈處及葉下面的毛稍多有時下面近無毛,上部葉的葉柄或腋生幼枝及腋生枝上的小葉的葉柄通常被白色稠密開展的長柔毛。

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花序徑1.5-3厘米,少有排成松散傘房花序式的。花梗長0.5-1.5厘米,被塵球短柔毛。總苞鐘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邊緣撕裂。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

瘦果黑褐色,5棱,長1.2-1.7毫米,有白色稀疏細柔毛。冠毛膜片5或6個,長圓形,頂端急狹或漸狹成長或短芒狀,或部分膜片頂端截形而無芒狀漸尖;全部冠毛膜片長1.5-3毫米。花果期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