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菱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栽培。耐寒力較強,喜冷涼干燥氣候、不耐濕熱,炎熱的夏季處于半休眠狀態,常枯死,秋后再萌發。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花菱草莖葉嫩綠帶灰色,花色鮮艷奪目,是良好的花帶、花徑和盆栽材料,也可用于草坪叢植。
花菱草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較耐寒,喜冷涼干燥氣候,不易濕熱,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上層深厚的沙質壤土,也耐瘠土。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二年生栽培。花菱草是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州花,也稱作加州罌粟,另有人參花、金英花之謂。
花期由春季直到夏初,花朵晴天開放,陰天或傍晚閉合。花色有猩紅、玫紅、乳白,橙色、淡黃等等。其瓣有四,外緣顯波皺。野生的花菱草多半開淡黃、橙色或奶油色花。當你面對幾乎無邊無際的曠野里盛綻著成片如海的花菱草,料當不由自主地興贊,心中欣欣然升起一股美不勝收的詩情愜意吧。
花菱草莖葉嫩綠,帶點兒灰,鮮艷奪目的花色很討人喜愛。春夏之交,人家屋前草坪,就常常見到叢植的花菱草;也有栽成花徑花帶的,令房舍添增一番盎然生機。
花菱草的生態習性:花菱草生長在海拔零至二千米的草地及開闊地區。較耐寒,喜冷涼干燥氣候,不易濕熱,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上層深厚的沙質壤土,也耐瘠土。
花菱草耐寒力較強,喜冷涼干燥氣候、不耐濕熱,炎熱的夏季處于半休眠狀態,常枯死 ,秋后再萌發。屬肉質直根系,須深厚疏松的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大苗不宜移栽。能自播繁衍。
繁殖與栽培要點:花菱草是直根性,種子繁殖,宜直播,冬季土壤不凍結的地區秋播(撒播 或條播)。北方地區一般10月下旬露地條播,11月上旬設風障,露地越冬,春季移植。
也可在來 年春季直播花壇解凍土中,株行距l5*2Ocm,穴播多粒、間苗,夏季開花。注意幼苗期要保持充分的水分和養分,花后30天萌果易自裂出種子,宜適時在清晨采收。每次澆水不宜過大,施肥適量即可。
花菱草的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用播種法繁殖,冬季土壤不結凍的地區行秋播。北方地區于早春在室內育苗,15~20℃條件下,7天左右出苗。于真葉開展前及時起苗上盆,無霜后,脫盆帶土定植(切勿傷根,否則不易恢復生長。甚至死亡);也可在土地結凍前露地直播。加風障保護,幼苗翌年出土。幼苗期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促使其生長健壯。
播種后的管理:在秋季播種后,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
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扦插繁殖
花菱草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
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扦插枝條的選擇: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
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花菱草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巖+陶粒=2份+2份+1份或菜園土+爐渣=3份+1份或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或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摘心: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上盆一至兩周后,或者當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后,把頂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葉,促使分枝。
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當側枝長到6~8公分長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把側枝的頂梢摘掉,保留側枝下面的4片葉。進行兩次摘心后,株型會更加理想,開花數量也多。
花菱草的病害防治:花菱草忌連作。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或施肥過多,都可以導致病蟲害的發生。發現病株時,除及時進行藥物防治外,還要將病株拔除進行燒毀或深埋處理。同時注意田間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