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茉莉和茉莉都原來自印度,科屬也同樣是木犀科、茉莉花屬。但是二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作為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國花的毛茉莉,花朵潔白、馨香,枝條細長,呈彎曲狀,葉子成對生長,表面有短短的絨毛。

葉柄底部也有絨毛覆蓋,宜盆栽室內裝飾。而茉莉是常綠灌木。枝條細長,略呈藤本狀。葉對生,光亮,卵形。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3-9朵,花冠白色,極芳香。

形態特征:攀援灌木,高1-6米。小枝細長,彎曲,圓柱形,密被黃褐色絨毛,后漸脫落。葉對生或近對生,單葉,葉 片紙質,卵形或心形,長3-8.5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銳尖或鈍。

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光滑或被短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至密被絨毛,葉脈有時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3-6對;葉柄長5-10毫米,近基部有關節,被絨毛。頭狀花序或密集呈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密被黃褐色絨毛;

花梗短或缺;花芳香;花萼被絨毛,裂片6-9枚,錐形,長2-6毫米;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管長1-1.7厘米,徑2-3毫米,裂片8枚,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1-1.4厘米,寬4-6毫米。果橢圓形,呈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長習性:毛茉莉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喜肥,畏寒。生長于海拔1,000米的地區。寒冷地區需在溫室內越冬。莖直立或攀緣,株高2~5m,通體被黃褐色柔毛。葉對生,卵形,薄革質。

頂生復傘狀花序,花白色,高腳碟狀,具芳香,花期冬季至早春。花謝后萼片宿存。以扦插繁殖為主,于春、夏季節,選1年生充實粗壯嫩枝為插穗,以素砂為基質,扦插后保持床土濕潤,20~30天生根。

壓條繁殖更易生根,且植株成形較快。生長季節10天左右施追肥1 次,立秋后停止施肥。冬季置溫室陽光充足處,只要保持所需溫度,亦可開花。4月移出溫室,修剪后翻盆換土,置于陰處,約30天后轉入正常養護。

毛茉莉的養殖方法

土壤:毛茉莉喜歡在較為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長,這樣的土壤不僅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而且透氣性良好,適合毛茉莉的生長,而且還要注意毛茉莉土壤是否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而一般毛茉莉的土壤主要由腐葉土、砂土、泥巖混合配制而成。

澆水:毛茉莉對于水分的需求量較大,也適合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尤其是在開花之前對于水分的吸收較多,所以我們在養殖時一定要保證土壤有著較高的濕潤程度,一般在春秋兩季可以每天澆一次水,而到了夏季由于水分蒸發較快,可以在早晚各澆一次水。

施肥:毛茉莉對肥料的需求量相對來說比較多,成長期每一個星期至十天就得施肥一次,可用液肥。另外,花期要另外施磷肥兩次,子促進花芽形成。從秋末開始減少施肥。

光照:毛茉莉對于陽光較為需要,充足的光照能夠促進毛茉莉的生長,而且光照時間越長,越有助于毛茉莉的開花,能夠讓毛茉莉在花期時開花較大,香味濃郁,所以一般光照要在14小時以上,但是也要避免夏季的強光照射,否則會影響毛茉莉的發育。

溫度:毛茉莉的適宜生長溫度一般在18-26攝氏度之間,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如果能夠讓毛茉莉長期處于這種溫度下,能夠有效的延長毛茉莉的花期,但是毛茉莉的耐寒性較差,所以在冬天時我們要及時將毛茉莉放進溫暖的室內。

病蟲防治:毛茉莉主要蟲害有卷葉蛾和紅蜘蛛危害頂梢嫩葉,要注意及時防治。紅蜘蛛(螨蟲)盡量不要用敵敵畏和樂果,因為這兩種農藥的氣味太大(很多天都散不掉,特別熏人),又不是針對紅蜘蛛的特效藥。

其它特效藥:(特別好使。且沒什么氣味,賣農藥的地方都有賣,買回去按說明書用就行了)。三氯殺螨醇雙甲脒(螨克)馬拉硫磷樂斯本大決殺以上任何一種都對葉螨(紅蜘蛛)有特效。用法很簡單:用“娃哈哈”純凈水瓶蓋裝一蓋藥,兌一瓶水。(上面的藥都是這樣兌)偏方:(末經驗證)。

藥劑防治:紅蜘蛛繁殖能力強,對藥劑的選擇壓力強,容易產生抗藥性,應及時用藥和輪換用藥。常用藥劑及濃度有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50%溴螨乳油2000-3000倍液;

20%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20%三氯殺螨醇1000-1500倍液;5%卡死克乳油500-10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注意以上藥劑不能與波爾多液等堿性農藥混用。

保護和利用天敵:捕食螨、瓢蟲、草蛉、薊馬等對螨都具有一定控制作用,選擇藥劑時應考慮天敵的安全,若有條件,可人工釋放天敵。清除枯枝落葉,集中澆毀,可以減少部分越冬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