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薄荷(學名:Monarda didymaL.):也叫馬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0-12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葉質薄,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背面有柔毛,緣有鋸齒。花朵密集于莖頂,萼細長,花冠長5厘米,花簇生於莖頂,花冠管狀,淡紫紅色,葉芳香。輪傘花序密集多花,花筒上部稍膨大,裂片略成二唇形。
美國薄荷原產美洲,中國各地園圃有栽培。可用于泡茶、煎煮、燒烤、生食、腌漬、醬料。也可用于殺菌、沐浴、薰香。制成藥膏治療皮膚疹,吸入蒸氣可緩解感冒癥狀,常被添加於護發用品。
美國薄荷的花語:有德之人。贈儀:把幾種薄荷花苗分別種在幾個陶瓷花盆中,放入木箱贈人。如果能在每盆花旁邊插一個標簽注明薄荷的品種,效果會更好。
形態特征:美國薄荷的葉片卵狀披針形,長達10厘米,寬達4.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不等大的鋸齒,紙質,上面綠色,下面較淡,上面疏被長柔毛,毛漸脫落,下面僅沿脈上被長柔毛,余部散布凹陷腺點。
側脈9-10對,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中肋在上面明顯凹陷,下面十分隆起,網脈僅在下面清晰可見;莖中部葉柄長達2.5厘米,向上漸短,在頂部近無柄,腹凹背凸,基部略寬大,幼時密被長柔毛,老時變禿凈。
美國薄荷的輪傘花序多花,在莖頂密集成徑達6厘米的頭狀花序;苞片葉狀,染紅色,短于花序,具短柄,全緣,疏被柔毛,下面具凹陷腺點,小苞片線狀鉆形,長約1厘米,基部寬1.5毫米,先端長尾尖,具肋,被微柔毛,染紅色;花梗短,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
花萼管狀,稍彎曲,長約1厘米,寬2.5毫米,干時紫紅色,具15脈,外面沿肋上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稀疏硬毛,萼齒5,鉆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具硬刺尖頭,等大。花冠紫紅色,長約為花萼2.5倍,外面被微柔毛。
內面在冠筒被微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稍外彎,全緣,下唇3裂,平展,中裂片較狹長,頂端微缺。能育雄蕊2,靠著上唇微外伸,花絲無毛,花藥線形,中部著生。花柱超出雄蕊,無毛,先端為不相等2淺裂。美國薄荷的花期7月。
生長習性:美國薄荷性喜涼爽、濕潤、向陽的環境,亦耐半陰。適應性強,不擇土壤。耐寒,忌過于干燥。在濕潤、半陰的灌叢及林地中生長最為旺盛。
美國薄荷的繁殖方式:美國薄荷常采用分株繁殖,也可采用播種和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春、秋季(休眠期)進行。植株的分蘗力強,能在老株周圍萌生許多新芽,只要挖取新芽另行栽植,或將根部切開分栽便可,切取2-3分枝作為一小株叢栽種。成活率高,由于植株的擴展性強,地栽時應至少每2-3年需分栽1次,分株可結合翻盆進行。
扦插繁殖:大規模生產可用扦插法。4-5月進行,剪取粗壯 充實、長5~8厘米的一二年生的充實的枝條作插穗,插人用泥炭、沙、碧糠灰等混合而成的扦插基質中,保持半陰、濕潤,約30天即可生根 。成活率很髙。
播種繁殖:播種多在春、秋季進行。發芽適溫為21-24℃,播后10-21天發芽,發芽率高達90%以上。播后4個月開花。該法只在育種時采用。幼苗應注意通風,及時間苗移栽。
美國薄荷的病害防治:美國薄荷病蟲害較少。美國薄荷的植株在過密或土壤濕潤時易發生白粉病,發生后應及時噴藥防治。嚴重時,要將植株的地上部分全部剪去,讓植株重新萌芽生長。其他還有葉斑病、銹病和夜蛾、蚜蟲等病蟲危害。
多發生在干熱的夏季,有幾種霉菌會導致其幼苗受害,應及時清除感染的枝葉,及時噴施殺菌劑防治。另外,植株在過密或土壤濕潤時易發生白粉病,發生后應及時噴藥防治,嚴重時,要將植株的地上部分全部剪去,讓植株重新萌芽生長。其他還有葉斑病、銹病和夜蛾、蚜蟲等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