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又被稱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薔薇科薔薇屬灌木。作為農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黃金價值高,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
玫瑰屬于薔薇科,薔薇亞科,薔薇屬,落葉灌木,枝桿多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橢圓形,有邊刺,表面多皺紋,托葉大部和葉柄合生。花單生,數朵聚生,花有紫紅色、粉紅色、黃色、白色、藍色、黑色等。
薔薇科薔薇屬灌木,作為農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黃金價值高,應用于化妝品、食品、原液、精細化工等工業。玫瑰果實可食,無糖,富含維他命C,常用于香草茶、果醬、果凍、果汁和面包等,亦有瑞典湯(Nyponsoppa)、蜂蜜酒(Rhodomel)。
玫瑰原產是中國。在古時的漢語,“玫瑰”一詞原意是指紅色美玉。后來,一種野生薔薇屬植物Rosa rugosa,因果實又大又紅艷,因而以“玫瑰”作為稱呼。在日本Rosa rugosa稱為浜茄子,朝鮮稱為海棠花。今天在中文日常用語中,「玫瑰」已成為多種薔薇屬植物的通稱。且事實上雜交玫瑰也是由薔薇屬下各物種雜交選育所產生!
形態特征:玫瑰為直立灌木,高可達2米;莖粗壯,叢生;小枝密被絨毛,并有針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彎曲、淡黃色的皮刺,皮刺外被絨毛。小葉5-9,連葉柄長5-13厘米;小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
長1.5-4.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上面粉紅色,無毛,葉脈下陷,有褶皺,下面灰綠色,中脈突起,網脈明顯,密被絨毛和腺毛,有時腺毛不明顯;葉柄和葉軸密被絨毛和腺毛;托葉大部貼生于葉柄,離生部分卵形,邊緣有帶腺鋸齒,下面被絨毛。玫瑰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玫瑰喜陽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輕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長不良,開花不佳。宜栽植在通風良好、離墻壁較遠的地方,以防日光反射,灼傷花苞,影響開花。
玫瑰是高貴、典雅的化身,但它并不嬌貴,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十分低,且耐貧瘠、抗寒、耐旱。用玫瑰雜交而成的品種,在世界各地氣候生長條件不太好的地方多有栽種。
玫瑰的栽培技術:玫瑰主要采用2種栽培類型:一是剪枝法。該方法修剪技術要求高,成花慢,產量高,商品花比例低。二是壓枝法。對修剪技術要求不高,成花快,產量低,鮮花質量好。
整地做畦:定植前深翻土壤,并用化苦進行土壤消毒,使土肥完全混合。做畦寬12cm,溝寬40cm,畦長5.5~6.0m。土不要打得太細,太細氣性差,導致緩苗慢、后期生長緩慢。溫室南面留50cm左右。
栽植:栽植時間沒有嚴格的界限,一年四季均可定植,最佳時間為春秋兩季。定植時每畦栽2行,行距40cm,株距10~12cm,栽培床的兩邊間隔40cm,平均7~8株/m2,保苗6.3萬株/hm2左右。不同品種的栽植密度有所差別。
田間管理:定植緩苗后及時中耕松土,并防治紅蜘蛛、蚜蟲、白粉病。當植株長到25cm左右時,開始壓枝,壓枝時間在晴天中午進行,否則易折斷。玫瑰定植后一般需要5年時間。
因此施肥要多、重,一般施有機肥60t/hm2左右,磷酸二銨750kg/hm2,過磷酸鈣2250kg/hm2,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栽苗前7d左右澆水,保護床土濕潤。定植后及時澆水,定植水一定要澆足澆透,晴天12~16時,每天灑水1~2次,保持床面濕潤。
澆水追肥要根據土壤條件、氣候條件和枝葉的生長狀態進行。在玫瑰的栽培過程中,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就會引起植株正葉脫落。地表見干時應及時澆水,保持地面濕潤。
栽培管理:平整土地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建立玫瑰園,按株距50厘米,行距150~200厘米挖坑,坑深50厘米,每坑施10千克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選擇好苗要選擇健壯的玫瑰苗,萌生苗應具有2~3個分枝;嫁接苗要求站木根系發達,莖粗3~4毫米,株高30厘米,要隨起隨栽,運往外地的苗木要沾漿包裝。
合理密植按要求每畝需玫瑰苗約700棵,因當年苗木較少,為節省土地,每畝可密植1500~2000棵,第二年,可移栽或出售苗木,春栽在玫瑰萌動前的早春進行;秋栽在10月份至12月份,夏栽在雨季連綿的陰雨天進行。
科學管理中耕除草,由于幼苗較小,雜草極易生長,要及時做好鋤草工作,做到不傷苗又無草。保持土壤松弛。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年追肥四次,清明節前后第一次澆施入畜糞水,稱萌動肥,并及時澆水;
四月下旬孕蕾或采花前第二次施人畜糞水,以促使花蕾多而飽滿;五月追施生物有機肥,秋末冬初施越冬肥,保證苗木安全越冬。于6月開花后和冬季休眠期剪除衰老枝、病蟲枝、纖弱枝,以蓬生新枝。在田間管理的各個時期都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整形修剪:一般不需修剪,對老株修去過密枝、干枯枝、病蟲枝即可。玫瑰開花,隨開敗隨摘,摘后再開,否則只開1次花。花期控制:一般以自然花期為好。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色艷,花期長。玫瑰繁殖五法:1、播種法2、分株法3、扦插法4、壓條法5、嫁接法。
玫瑰的養殖方法
養殖要點:以地栽為主,也有少量盆栽。在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可地栽,露地越冬。在寒冷的北方地區應盆栽,室內越冬,或挖溝埋盆越冬。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
應選地勢較高、向陽、不積水的地方栽植,深度以根距地面15厘米為宜。盆栽時采用腐葉土、園土、河沙混合的培養土,井加入適量腐熟的廄肥或餅肥、復合肥。栽后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緩苗數天后移至陽光下培養。
光照與溫度:陽光充足可促使生長良好。無論地栽、盆栽均應放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天要接受4小時以上的直射陽光。不能在室內光線不足的地方長期擺放。冬季入室,放向陽處。適宜生長溫度12~28℃,可耐-20℃的低溫。在鄭州地區可安全露地越冬。
澆水與施肥:栽植前在樹穴內施入適量有機肥,栽后澆透水。地栽玫瑰對水肥要求不嚴,一般有3次肥即可。一是花前肥,于春芽蔭發前進行溝施,以腐熟的廄肥加腐葉土為好。二是花后肥,花謝后施腐熟的餅肥渣,以補充開花消耗的養分。
三是入冬肥,落葉后施人廄肥,以確保玫瑰安全越冬。盆栽玫瑰在牛長期可施稀薄肥水,收10~15天施1次。玫瑰耐旱,一般地栽的平時不澆水,炎夏或春旱時20~30天澆1次。盆栽的2天澆1次,炎夏或春旱時1天澆1次。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