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是高級油料。過去,人們對其鮮食、加工、藥用和觀賞等價值未予重視。文冠果樹姿婀娜,葉型優美,花色瑰麗,花期晚且長,近年來,開始作為新型觀賞樹木栽培。文冠果具有花美,葉奇,果香,枝瘦,體拙的特點。
易于人工控制樹型,創造各種盆景。北方地區公路、城市街道、風景區都可作為觀賞樹木栽培。木材肉紅色,色澤瑰麗,紋理美觀,材質堅硬,是制作家具的優良材料。種殼可制活性炭。榨油后餅粕蛋白質含量高,無毒,適口性好,是重要蛋白質食品原料。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優良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文冠果種子含油率為30%-36%,種仁含油率為55%—67%。其中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亞油酸占37.8%—39.4%,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形態特征:文冠果的花序先葉抽出或與葉同時抽出,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長12-20厘米,直立,總花梗短,基部常有殘存芽鱗;花梗長1.2-2厘米;苞片長0.5-1厘米;萼片長6-7毫米,兩面被灰色絨毛;
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有清晰的脈紋,長約2厘米,寬7-10毫米,爪之兩側有須毛;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長4-5毫米;雄蕊長約1.5厘米,花絲無毛;子房被灰色絨毛。文冠果的蒴果長達6厘米;種子長達1.8厘米,黑色而有光澤。文冠果的花期春季,果期秋初。
生長習性:文冠果喜陽,耐半陰,對土壤適應性很強,耐瘠薄、耐鹽堿,抗寒能力強,--41.4~C安全越冬;抗旱能力極強,在年降雨量僅150mm的地區也有散生樹木,但文冠果不耐澇、怕風,在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區、重鹽堿地和未固定沙地不宜栽植。
文冠果的繁殖方式:文冠果主要用播種法繁殖,分株、壓條和根插也可。一般在秋季果熟后采收,取出種子即播,也可用濕砂層積儲藏越冬,翌年早春播種。栽培技術用種子、嫁接、根插或分株繁殖。
播種繁殖:果實成熟后,隨即播種,次春發芽。若將種子沙藏,次春播種前15d,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另挖斜底坑,將沙藏于移至坑內,傾斜面向太陽,罩以塑料薄膜,利用陽光進行高溫催芽,當種子20%裂嘴時播種。
也可在播種前1星期用45℃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后2-3d撈出,裝入筐簍或蒲包,蓋上濕布,放在20-50℃的溫室催芽,當種子2/3裂嘴時播種,一般4月中、下旬進行,條播或點播,種臍要平放,覆土2-15厘米。
嫁接繁殖:采用帶木質部的大片芽接、劈接、插接或嫩消芽接等,以帶木質部的大片芽接效果較好。根插繁殖:利用春季起苗時的殘根,剪成10-15厘米長的根段,按行株距30厘米×10(-15厘米)插于苗床,頂端低于土面2-3厘米,灌透水。分株繁殖:有些灌木形植株,易生根蘗苗,可進行分株繁殖。
文冠果的作用用途
經濟價值:其種子含油量達50%-70%,歷史上人們采集文冠果種子榨油供點佛燈之用,以后逐漸轉為食用。本種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白花滿樹,花期可持續20多天,是難得的觀花小喬木,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抗性很強,是荒山綠化的首選樹種;木材堅實致密,紋理美,是制作家具及器具的好材料。
文冠果具有較高的工業價值和營養價值,油脂成份在種子和種仁中含量極高。研究結果證明:種仁中含油量達66.39%,優良品種的種仁中含油量達72%,超過-般的油料植物。
其油脂的基本組成如下:硬脂酸、油酸38.9%(-般食用油的主要成份之- )亞油酸40.2%(和豆油、核桃油相近,也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山崳酸7.2%亞麻酸及甘碳烯酸各為0.3%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木本油料樹種,種子含油率為30.4%-47%,種仁含油量高達66.39%,油黃色而透明,食用味美,油中所含亞油酸是中藥益壽寧的主要成份。
具有極好降血壓作用,食用文冠果油可有效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癥。此外,文冠果種仁除可加工食用油外,還可制作高級潤滑油、高級油漆、增塑劑、化妝品等工業原料。由文冠果籽油制備的生物柴油相關烴脂類成分含量高。
內含18C的烴類占93.4%,而且無S、無N等污染環境因子,符合理想生物柴油指標。文冠果的柴油提取已獲成功, 陜西、河南、甘肅、北京等國內地區已在積極籌建文冠果油大中型加工廠, 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也紛紛建造文冠果園林基地及加工廠。
景觀價值:文冠果樹姿秀麗,花序大,花朵稠密,花期長,甚為美觀。可于公園、庭園、綠地孤植或群植。成齡文冠果根系發達,既扎得深,又分布廣;根的皮層占91%,就像根的外面包著很厚的一層海綿一樣。
能充分吸收和貯存水分。是防風固沙、小流域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的優良樹種。在國家林業局2006-2015年的能源林建設規劃當中文冠果已成為三北地區的首選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