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柳,又名檉柳,多枝檉柳,拉丁文名:Tamarix ramosissima。檉柳科、檉柳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老桿和老枝的樹皮暗灰色,當年生木質化的生長枝淡紅或橙黃色,長而直伸,有分枝,第二年生枝則顏色漸變淡。
木質化生長枝上的葉披針形,基部短,半抱莖,微下延;綠色營養枝上的葉短卵圓形或三角狀心臟形,總狀花序生于當年枝上,長2~5厘米,寬3~5毫米,組成頂生的大型圓錐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短;萼片5,卵形;花瓣5,倒卵形,淡紅色或紫紅色,花盤5裂;
雄蕊5;花柱3,棍棒狀。蒴果長圓錐形,3瓣裂。種子頂端簇生柔毛。在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廣泛分布。在國外分布于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前蘇聯及歐洲東部。紅柳當前除飼用外,主要用于營造農田防護林和固沙林。
形態特征:紅柳為總狀花序生在當年生枝頂,集成頂生圓錐花序,長3-5厘米,或較長,長6-8厘米,或較短,長0.5-1.5厘米,寬3-5毫米,總花梗長0.2-1厘米;苞片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條狀鉆形,卵狀長圓形。
漸尖,長1.5-2 (-2.8 )毫米,與花萼等長或超過花萼(包括花梗);花梗長0.5-0.7毫米,短于或等于花萼;花5數;花萼長0.5-1毫米,萼片廣橢圓狀卵形或卵形,漸尖或鈍,內面三片比外面二片寬,長0.5-0.7毫米,寬0.3-0.5毫米,邊緣窄膜質,有不規則的齒牙,無龍骨;
花瓣粉紅色或紫色,倒卵形至闊橢圓狀倒卵形,頂端微缺(彎),長1-1.7毫米,寬0.7-1毫米,比花萼長1/3,直伸,靠合,形成閉合的酒杯狀花冠,果時宿存;花盤5裂,裂片頂端有或大或小的凹缺;
雄蕊,與花冠等長,或超出花冠1.5倍,花絲基部不變寬,著生在花盤裂片間邊緣略下方,花藥鈍或在頂端具鈍突起;子房錐形瓶狀具三棱,花柱3,棍棒狀,為子房長的1/3-1/4。紅柳的花期5-9月。
生長習性:紅柳生于河漫灘、河谷階地上,沙質和粘土質鹽堿化的平原上,沙丘上,每集沙成為風植沙灘。紅柳四月中旬萌發生長,五月下旬至七月開花,或花期一直延續到九月底至十月初,六月下旬開始結果,七月上旬開始成熟。在一個花序上,果熟期不一致,下部果實先熟,頂部的最后成熟,持續時間較長。
紅柳喜低濕而微具鹽堿的土壤,在土壤含鹽量0.5~0.7%的鹽漬化土壤上能很好生長,但在土壤表層0~40厘米含鹽量2~3%的鹽土上生長不良。對流沙適應能力差,在高大流沙丘上栽植,亦生長不良。
紅柳主要生長在干旱地區的湖盆邊緣和河流沿岸,成為鹽化低地及其上沙丘群上的一種建群植物,群落覆蓋度20~30%至40~70%,伴生植物種隨生境條件亦有很大差別。
紅柳的栽培技術:紅柳造林可植苗或扦插,一般以植苗為好。采用播種或扦插育苗。種子在發芽期和苗期要求土壤濕潤,宜經常灌水。播種以春播為好,也可夏播。多采用“水面落種法”播種,每平方米水面撒種子10克,如方法得當,每平方米可得苗500余株。
當年苗高50~80厘米時,即可出圃。扦插育苗時,選1厘米粗的一年生枝條,截成30~40厘米長的插穗,在春季扦插。宜選地下水位較高,輕度或中度鹽化沙地及有灌溉條件的其他土壤造林。造林地應保持土壤濕潤,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紅柳扦插育苗的特點:紅柳一年生長枝上密布芽眼,具有芽眼的長枝是進行無性繁殖的好材料,用它進行無性扦插繁殖十分方便,成活率高,且插穗一般不用藥物處理也容易發根。
切口部分不產生愈合組織,插條的根全部是從皮部芽眼中發出的。因為芽眼多,所以扦插時,插穗不需要露出地面,與地面平齊可以保證順利發芽;且扦插方法簡單。
紅柳扦插育苗的方法和步驟
插條的準備:插條要選擇在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母株上采取,粗1~2cm光滑無分枝的一年生枝條,中國農林網提醒必須注意的是最好是選擇一年生枝條。插穗的處理:在扦插前5d進行。將捆好的插穗放在水池中浸泡2~3d,即可扦插。為了提高成活率,扦插前可用生根粉100mg/kg浸泡5~6h。
根據灌水條件剪插穗:灌水條件好的地塊,插穗長度為10cm,灌水條件不好的地塊,插穗長度為15~20cm,直徑不小于0.80cm,插穗斷面需要上平下斜(頭部剪成平口,尾部剪成馬蹄形),馬蹄形斜面要與頂芽呈反方向,粗細要分開,每100根捆成一捆。
扦插的方法和步驟:扦插的時間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凍后就可以進行扦插育苗,4月初至4月中旬為最佳時期,而5月份以后,扦插成活率就會降低。選地育苗地應選擇在交通方便,地形平坦,風小及灌溉條件好的地塊,土壤為沙壤土或壤土,0~30cm土層含鹽量小于0.70%,pH值為7~8.
整地將育苗地在秋季深翻25~30cm,春季地表解凍15~20cm時進行耙耱。整地要求細致平坦,上暄下實,除去草根、石頭等雜物。為預防禾本科雜草滋生,在耙耱前每667m2地用地樂胺100ml噴灑土表,1周后即可扦插。
扦插用尼龍繩按行距30cm拉線定位,林業育苗容器技術用插穴器按5cm打好孔,把捆好的紅柳插條解開,逐個插入插穴器打好的孔內。沙性大的土壤,可垂直插入;
如土壤內有黏土,最好斜插入孔內,角度為60°,插后踏實,以防跑氣。待一塊地插完后隨即進行灌水,最好待水滲完后再澆一次淺水,以提高成活率。插條用量,每667m2需扦插4萬個左右。
扦插育苗注意的事項:最好能建立專門的育苗采穗圃,以保證插穗的質量;隨采隨插后浸水2~3a均可以提高成活率;扦插育苗的土壤,以沙質土壤為好;剪插穗時,要用鋒利的修枝剪或刀,一刀剪斷為好,平口與馬蹄形斷面要平滑,斷面粗糙會影響其成活;
扦插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倒插,因為,倒插會造成葉芽萌發后向下生長,不久就會腐爛,造成插穗死亡,插時,平口朝上馬蹄形口用力插入土中。若一次性插不進去,可用手按下去,但絕不能借助其它工具敲進去;采用“窄行密植扦插法”,可大大提高產苗量。
扦插苗的管理:灌水插穗生根前(10~15d)4~5a灌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此后1周灌水1次;兩個月后,半月灌水1次,入冬前灌足越冬水。松土除草結合灌水進行,在灌水前1~2d松土除草。
追肥扦插苗高30cm時,追施1次尿素,每667m2地10~15kg,施后立即灌水。(保持土表層濕潤,隨時清除育苗地雜草,及時追肥,這三個環節必須嚴格管理,稍有疏忽,就會造成育苗失敗)。
苗木出圃:發育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當年均可出圃造林。將扦插苗進行分級出圃,一級苗,高1m以上,地徑1cm以上;二級苗,高0~1m,地徑0.80~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