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蘭又名鳳尾絲蘭,龍舌蘭科絲蘭屬,是灌木或小喬木。株高50~150cm,具莖,有時分枝,葉密集,螺旋排列莖端,質堅硬,有白粉,劍形,長40-70cm,頂端硬尖,邊緣光滑,老葉有時具疏絲。圓錐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帶紅暈。

蒴果干質,下垂,橢圓狀卵形,不開裂。花期6-10月。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我國華北以南地區均有栽培。適應性強,耐水濕。鳳尾蘭花大樹美葉綠,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鳳尾蘭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現長江流域各地普遍栽植。

適應性強,耐水濕。扦插或分株繁殖,地上莖切成片狀水養于淺盆中,可發育出芽來作樁景。鳳尾蘭花大樹美葉綠,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常植于花壇中央、建筑前、草坪中、路旁及綠籬等栽植用。葉纖維韌性強,可供制纜繩用。鳳尾蘭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盛開的希望。

形態特征:鳳尾蘭又名鳳尾絲蘭,龍舌蘭科絲蘭屬,是灌木或小喬木。株高50~150cm,具莖,有時分枝,葉密集,螺旋排列莖端,質堅硬,有白粉,劍形,長40-70cm,頂端硬尖,邊緣光滑,老葉有時具疏絲。

圓錐花序高1m多,花大而下垂,乳白色,常帶紅暈。蒴果干質,下垂,橢圓狀卵形,不開裂。花期6-10月。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我國華北以南地區均有栽培。適應性強,耐水濕。

生長習性:鳳尾蘭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耐陰,耐旱也較耐濕,對土壤要求不嚴。對有害氣體如SO2、HCl、HF等都有很強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試驗表明,在二氧化硫日平均濃度為0.15毫升∕立方米的環境下。

許多樹木如松柏、石楠、迎春、泡桐等都出現嚴重的受害癥狀,而絲蘭仍然挺拔鍵壯。絲蘭吸收氟化氫的能力也較強,據測定,1公斤干葉能吸收氟266毫克。鳳尾蘭性強健,耐寒、耐旱、耐濕、耐瘠薄,對土壤、肥料要求不高。

喜排水好的沙質壤土,瘠薄多石礫的堆土廢地亦能適應。對酸堿度的適應范圍較廣,除鹽堿地外均能生長。喜光照。抗污染,萌芽力強,適應性強,花后頂端停止生長,旁邊自葉痕發生側芽。

生長強健,有粗壯的肉質根,莖易產生不定芽,很容易生長萌蘗,擴展植株,更新能力很強。鳳尾蘭喜陽、耐陰,可置于散射光充足的門廳內觀賞。它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為佳。

鳳尾蘭的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鳳尾蘭葉色常年濃綠,數株成叢,高低不一,劍形葉射狀排列整齊,可種植于花壇中心、巖石或臺坡旁邊,以及新式建筑物附近。也可利用其葉端尖刺作圍籬,或種于圍墻、棚欄之下。鳳尾蘭對有害氣體抗性強,可在工礦作美化綠化材料。

花壇應用:可布置在花壇中心、池畔、臺坡和建筑物附近。鳳尾蘭生性強健,極少發生病蟲害且抗性強,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氨氣等有較強的抗性,同時它還能吸收有害氣體。鳳尾蘭適合種植在花壇、草坪或假山旁;家庭養植可用較大的盆種植;亦可從根部切取萌蘗叢生的小株,栽于小花缽中,置于幾桌上。

園林用途:鳳尾蘭花大樹美葉綠,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常植于花壇中央、建筑前、草坪中、路旁及綠籬等栽植用。葉纖維韌性強,可供制纜繩用。鳳尾蘭常年濃綠,花、葉皆美,樹態奇特,數株成叢,高低不一。

葉形如劍,開花時花莖高聳挺立,花色潔白,繁多的白花下垂如鈴,姿態優美,花期持久,幽香宜人,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也是良好的鮮切花材料。常植于花壇中央、建筑前、草坪中、池畔、臺坡、建筑物、路旁及綠籬等栽植用。葉纖維潔白、強韌、耐水濕,稱“白麻棕”,可作纜繩。葉片還可提取菑體激素。

鳳尾蘭的文化背景

傳說:鳳尾蘭,一種很古老很古老很古老的神奇植物。它的歷史,傳說是有一次鳳凰涅槃失敗后,因為沒有新的身體,便附著在旁邊的一棵植物上。然后,它們破土而出,便開出了迎著鳳舞而擺動的鳳尾蘭。

鳳尾蘭的國花市花:鳳尾蘭是塞舌爾國家的國花。鳳尾蘭是蘭花中的一種,主要生長在塞攝國,已瀕于滅絕的鳳尾蘭花已被定為國花,并在1971年規定不許帶出國境。